快訊

直播/黃國昌不出席!賴邀在野進行國安簡報 朱立倫將親說明立場

繼任不到1周…以色列稱擊殺伊朗戰時參謀長 「最高指揮官」殉職

MLB/大谷不喝水就切換「二刀流」嚇壞隊友 教頭要他球速收斂點

俄新編3個軍團 強化庫斯克防線 「太空發射場人員也徵召」

從庫斯克與烏克蘭接壤的地區邊境撤離的居民日前參加教堂活動,自從烏克蘭在該地區發動攻勢以來,已有9個邊境地區、超過12萬1000人重新安置。(歐新社)
從庫斯克與烏克蘭接壤的地區邊境撤離的居民日前參加教堂活動,自從烏克蘭在該地區發動攻勢以來,已有9個邊境地區、超過12萬1000人重新安置。(歐新社)

俄羅斯國防部長20日宣布,對於烏克蘭入侵庫斯克州的危機,俄軍已經新編了三個軍團,將用來因應庫斯克戰線;此外,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將於23日訪問烏克蘭,這是兩國建交32年來,首度有印度總理前往烏克蘭訪問,莫迪此行將呼籲俄烏以外交與對話的方式解決爭端。

烏克蘭正規軍本月6日閃電進攻俄國的庫斯克州,烏克蘭軍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表示,烏軍已經在庫斯克推進深入28到35公里的範圍,攻占93個居住點。烏軍此前聲稱,他們占領的庫斯克領土超過1000平方公里。

烏軍的閃電攻勢讓俄方措手不及,庫斯克原本的守備部隊是聯邦安全局(FSB)的邊防軍、一小股車臣部隊,以及由大量徵召新兵組成的無經驗部隊;這些守備隊面臨烏克蘭的裝甲部隊很快就棄陣逃跑,或集體投降。

俄羅斯國防部長貝洛索夫(Andrey Belousov)表示,新編的三個軍團分別命名為庫斯克(Kursk)、貝爾哥羅德(Belgorod)以及布揚斯克(Bryansk),這三處地點都是緊鄰烏克蘭北方邊境,並且有涉入俄烏交火的州。

俄國國防部8月20日釋出的照片,顯示一輛在庫斯克戰線受損的烏克蘭軍車。(路透)
俄國國防部8月20日釋出的照片,顯示一輛在庫斯克戰線受損的烏克蘭軍車。(路透)

目前並不知道俄國新編的三個軍團將由何處找來人力,瑟爾斯基說,俄軍在庫斯克戰役打響後,已經從各地搜刮部隊加強庫斯克的防線;有專家指出,俄軍先前已經幾乎動員到底,連太空發射場的人員也調來在烏克蘭作戰。

另據央廣報導,印度外交部19日晚間舉行臨時記者會,證實莫迪將於21日、22日前往波蘭,23日再接著訪問烏克蘭。

印度1992年與烏克蘭建交,在莫迪這次出訪之前,從來沒有任何印度總理到烏克蘭訪問,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旅程,將有助鞏固、擴展印烏的雙邊關係。

印度外交部指出,莫迪這次到烏克蘭,將討論兩國間包括政治、貿易、經濟、投資、教育、文化、人文交流、人道主義援助等面向的連結;而俄烏戰爭也將是莫迪此行與烏克蘭對話的一大重點。

印度外交部負責西方事務的秘書長拉爾(Tanmaya Lal)說:「印度一直保持非常明確且一致的立場,那就是外交和對話可以解決(俄烏間的)衝突,並帶來長久和平,因此雙方進行對話是絕對有必要的。只有在雙方都能接受的情況下,長久和平才有實現的可能,而這只能透過談判來實現。」

在到烏克蘭之前,莫迪將到華沙會見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並與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進行雙邊對話,也會與波蘭的印度團體互動。

印度總理莫迪將訪烏克蘭,盼調停俄烏戰爭。(取材自印度總理府)
印度總理莫迪將訪烏克蘭,盼調停俄烏戰爭。(取材自印度總理府)

烏克蘭 俄羅斯 俄烏戰爭

相關新聞

俄烏第2輪和平談判落幕 僅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根據俄羅斯國營媒體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說法,最新一輪俄烏直接和平談判已於今天結束,僅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俄烏今舉行第2輪談判!專家曝「逼普亭停火」唯一關鍵

烏克蘭與俄羅斯將在土耳其當地時間2日下午,於伊斯坦堡進行第二輪和平談判,俄方預計公布有關停火條件的和平備忘錄。分析人士普...

華爾街日報:川普私下認了 普亭1原因「不準備停戰」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19日私下首度向歐洲領袖坦承,俄羅斯總統普亭自認占上風,因此不準...

美退出俄烏和談會如何?CNN曝俄歐下一步 烏克蘭根本沒得選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9日結束與俄羅斯總統普亭的通話,暗示華府可能淡出俄烏調解,並將這項二戰後...

雙普通話後川普變立場!暗示美退出俄烏調解「挺雙邊談判、拒制裁」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與俄羅斯領袖19日通話討論俄烏停火,美國總統川普改變立場,不再要求俄羅斯立即在烏克蘭停火,轉而支持俄羅...

美俄今晚10時通話!英德法搶先致電川普籲1事 本周是俄烏停火關鍵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前夕,英國、法國與德國領袖19日再度與川普通話,強調應立即實現「無條件停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