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觀點美食評鑑-500盤2023:晶華軒11盤、INITA單一菜最多盤 全台313間餐廳奪盤創新高

亞運體操/鞍馬連霸成功!李智凱奪金翻出空前紀錄

中俄友好掀疑慮 布林肯:中尚未越線軍援俄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三(3月22日)表示,當前美國正面臨兩項重大考驗,其中一項正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引發的急迫威脅,以及中國帶來的長期挑戰。布林肯主張,中國和俄羅斯的世界觀與美國迥異,促成了中俄之間有如「策略婚姻」的結盟;在這段關係之中,俄國是中國較次級的「小夥伴」。

據法新社22日報導,布林肯認為中國在推動一種「非自由」的世界觀,欲取代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儘管如此,布林肯稱俄國總統普京或許根本不想要秩序,他要的「恐怕是世界混亂」。此前,美國及北約盟友多次發出警告,稱中國可能在考慮提供致命援助給俄國。對此,布林肯22日表示,現在「還沒看到他們越過那條線」。

布林肯表示:「我認為他們(中國)對俄國的外交、政治和某種程度上的物質支持,肯定不符我們的利益,我們希望的是停止戰爭。」

美國務卿著眼中俄威脅

習普會落幕之際,布林肯週三分別出席了參院撥款委員會、外交委員會的聽證會,說明美國2024財政年度預算。該預算案於3月初提出,國防預算超過8千4百億美元,還提供資金用於打擊中國在全球所做的「有疑慮的行為」,並加強布局印太地區,反制中國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

根據美國國務院釋出的文稿,布林肯說:「後冷戰世界的時代已經過去,嚴峻的競爭已經開始,正在影響、形塑接下來的情勢。美國對未來抱持樂觀的願景:一個自由、安全、開放、繁榮的世界。」

過去一年來,俄烏戰爭掀起了各界反思,擔憂是否影響中國統一台灣的進程。路透社引述布林肯在參院聽證會上的說法,稱若世界容許俄國侵略鄰國卻未遭究責,將對未來可能的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導致一個「衝突的世界」。換言之,烏克蘭的局勢不只衝擊烏克蘭,「對亞洲也會帶來深遠影響」。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共和黨參議員海格提(Bill Hagerty)在聽證會上詢問布林肯,是否同意中情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的評估,即中國解放軍到2027年之前將有能力攻台。對此,布林肯表示同意。

中國外長:中俄是「君子之交」

近期中國積極扮演俄烏戰爭的和事佬,並提出12點烏克蘭和平計劃。中國官媒新華社22日公布習普會後的中俄聯合聲明,大致重申該和平計劃的說法,稱應透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但內文卻不見美國與烏克蘭長期的訴求:施壓俄國從烏克蘭撤軍。

面對歐美對中俄友好的疑慮,中國持續強調「勸和促談」。美國白宮國安會發言人科比(John Kirby)21日批評中國在俄烏問題的立場「怎麼看都不是公正的」;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2日回應,說中國「沒有私心」,並反批美國:「難道向戰場源源不斷輸送武器才是公正嗎?難道讓衝突不斷升級才是公正嗎?難道讓危機影響外溢到全球才是公正嗎?」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22日說明習普會的情況,則形容中俄之間的「君子之交」與「那些封閉排他、自私狹隘的集團政治形成鮮明對比」,暗批美國主導的民主同盟體系。秦剛說:「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根本不是個別國家渲染的所謂『民主對抗威權』,而是發展與遏制發展、公理與強權之間的鬥爭。」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烏克蘭 俄羅斯 俄烏戰爭

相關新聞

遊說加碼援烏 澤倫斯基再訪美

白宮十五日宣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廿一日將在華府會晤美國總統拜登,也將去國會山莊和國會議員會談。此行將是他自俄烏戰爭爆發...

沒正確理解世界 轟中國與印度「智能低下」?烏總統顧問回應有玄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高級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日前接受專訪時,疑似抨擊中國大陸與印度「智能...

烏克蘭稱重創克里米亞2艘俄軍艦 迄今對黑海艦隊最大規模攻擊

路透報導,烏克蘭13日凌晨對克里米亞港市塞凡堡(Sevastopol)發動攻擊,重創俄羅斯2艘海軍艦艇,寫下雙方交戰以來...

關係升溫!普亭接受金正恩邀請訪問北韓

北韓官媒14日報導,目前正在俄羅斯訪問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邀請俄國總統普亭訪問北韓,普亭表示接受邀請。

俄遭烏空襲 反擊基輔致2死

紐約時報報導,俄羅斯官員卅日說,烏克蘭無人機對俄國六個州發動空襲,是俄烏戰爭以來俄國境內遭受的最大規模空襲,西北部北斯哥...

普里格津墜機原因不單純?克宮鬆口:可能為「蓄意惡行」

美聯社報導,針對俄國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格津墜機亡故,克里姆林宮發言人30日表示,該起事件有「不同版本」可能,正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