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俄烏戰爭發表12項呼籲 紐時評「老調重彈」:迴避敏感字詞

中國大陸外交部24日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12項呼籲,報導大陸政治新聞超過20年的紐約時報駐北京資深特派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認為,大陸此次聲明內容只不過是老調重彈,重覆喊話「停火止戰」、「啟動和談」、「保護平民和戰俘」等口號而未能提出實際執行方案,同時繼續迴避「入侵」及「戰爭」等敏感字眼。
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上周末出席歐洲慕尼黑安全會議,預告北京當局將發表促和計畫,為俄烏衝突提出「政治解方」。儲百亮指出,儘管王毅的宣傳吊足各界胃口,聲明一出卻讓不少歐洲高層大失所望:它既不是明確的執行方針,也未提出突破性的中方觀點。
儲百亮表示,聲明第一項指出「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切實保障」,但未說明北京當局在俄國併吞烏克蘭領土、烏克蘭要求俄國軍隊撤離等事件與訴求上立場為何;而「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等論述,王毅更是早在去年3月便提出過類似原則。
儲百亮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大陸便處於矛盾的窘境之中,大陸將俄國視為不可或缺的抗美盟友,卻又默默希望俄國盡早撤兵;戰爭爆發前夕,俄國總統普亭曾至北京會見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強調中俄緊密的夥伴關係,習近平更在會後聯合聲明中表示大陸同俄國反對北約往東歐地區擴張,雖未明言,卻暗指了烏克蘭將面臨的危機。
戰爭爆發之初,大陸曾表示為烏克蘭境內的大屠殺與轟炸感到痛心,並宣稱正努力協助雙方談和。但沒過多久,習近平與大陸外交高層便開始讚頌中俄日益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始終拒絕以「入侵」或「戰爭」描述俄烏危機。
大陸24日12項呼籲與1年前的論述大抵無異:迴避相同用詞、暗示不滿西方、深表同情普亭。儲百亮指出,大陸呼籲「摒棄冷戰思維」無疑劍指白宮,而呼籲「停止單邊制裁」則是不忘照慣例幫普亭一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