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俄烏戰事會不會升級?主要端看美國「對1限制有無鬆綁」

俄烏衝突已九個月了,烏克蘭軍隊9月氣勢如虹大舉反攻,而俄羅斯新總指揮官蘇洛維金上任後,將俄對烏軍事行動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比如讓俄軍從赫爾松地區的第聶伯河西岸撤軍,而各軍事集團之間的互動得到了顯著改善,總算穩住了陣腳,目前態勢呈拉鋸式膠著。
外界關切的是,如今雙方已經勢均力敵,戰事會不會升級?俄羅斯10月開始大規模使用導彈與伊朗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城市設施與發電廠,希望在寒冬的壓力下,擊潰烏克蘭民心士氣。
烏克蘭不甘示弱,也開始報復,使用自己研發,射程1000公里、彈頭重量75公斤的新型遠端自殺式攻擊無人機,轟炸三處俄羅斯境內的軍事基地,轟炸行動是由地面上的烏克蘭特種部隊,以衛星定位引導下進行。
由於遇襲的基地距離烏克蘭邊境最遠達724公里,其中一座還位在莫斯科近郊,這證明了烏克蘭有能力對俄羅斯本土進行報復,這讓俄羅斯大為驚駭,普亭隨後召集國家安全會議,商討如何確保國內安全。
戰事會不會升級?主要看美國援助烏克蘭的限制有沒有鬆開,過去美國軍援烏克蘭主要基於兩項原則:第一,美國武器不能用於攻打俄羅斯;第二,美國軍援的目標是要讓烏克蘭能夠防衛自己,而不是讓北約對抗俄羅斯。
俄羅斯本土三座基地遇襲後,美國國務院6日立即表示,「我們並未使烏克蘭有能力越過邊境發動攻擊。我們不鼓勵烏克蘭越過邊境發動攻擊。」美國還透過媒體表示,目前供應給烏克蘭的海馬斯火箭系統,射程是有限制的,只限於地區戰事,絕對達不到攻擊俄羅斯的距離。
但是最新美國內部評估正逐漸改變,由於俄羅斯大規模襲擊烏克蘭的平民目標以及破壞烏克蘭的基礎設施,隨著烏克蘭人遭到的暴行和痛苦,美國內部正改變對於戰爭的考量,包括認真考慮基輔要求提供包括火箭、戰鬥轟炸機等,最新消息則是,五角大廈已表示美將提供烏克蘭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以對抗俄羅斯的空中攻勢。
可是於此同時,美國支持烏克蘭的民意正在逐漸消退,5日公布的芝加哥全球事務協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民調顯示,40%認為美國應該無限期的支持烏克蘭下去,而7月時高達58%,此外有47%認為美國應該施壓要烏克蘭盡快達成和平協議,7月時還只有38%。
飽受經濟與能源之苦的歐洲更巴不得早日和談,以法德為首的西歐,現在正積極尋求和談的可能,之前法國總統馬克宏訪問美國時,也表示將繼續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對話,希望促成烏戰停火和談,而拜登表示,如果普亭有意結束烏克蘭戰爭,他願意與對方會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日接受訪問時也說,已進入第十個月的烏克蘭戰事必須以外交和談判告終,「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不可或缺。不過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管道一直持續著,除了為防止核武意外的國防部長與參謀總長的電話管道,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與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局長11月中旬也在土耳其會晤。
讓外界更為期待的是,美俄8日達成一對一換囚協議,美國釋放俄國軍火商「死亡商人」布特,換回WNBA球星格林納,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和俄國副外長雷雅布可夫9日都強調,這並不表示雙邊關係能夠解凍。
目前有兩種看法,一是戰爭衝突將持久化,目前烏克蘭堅持俄羅斯吐出已佔的烏東領土,已經不太可能,要求歸還克里米亞更是不現實。既然俄烏戰爭實質上是在俄羅斯與北約之間展開,雙方實力相當,戰爭就只能拖延下去。
二是,雖然和平條約看起來不可能,但是停火協議卻是可能的,尤其是烏克蘭此刻進入冬季,未來六個月內不利於大規模攻勢,基於人道考慮,先行臨時性的停火,再追認目前的控制地盤,然後把目前的停火永久化,既然韓戰可以先停火,70年沒有和平條約,烏克蘭也可以「韓戰化」。
而推動停火和談的動力在各自的國內,2023年3月烏克蘭將舉行總統選舉,2024年3月俄羅斯總統大選,而同年11月美國即將總統大選,隨著各國不同的政治時程,會讓美俄烏三國領導人各自有意願與壓力,想要嘗試停火和談,但能不能成,就要看時機與努力了。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