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德情報單位:北溪天然氣管遭炸藥破壞 黑手指向俄羅斯

德國情報單位研判,德國與俄羅斯合建的北溪天然氣管遭高強度炸藥破壞,幕後黑手可能是俄羅斯。
今天出刊的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報導,德國情報單位根據地震數據研判,連結德國和俄羅斯的北溪1號(Nord Stream 1)和北溪2號(NordStream 2)海底天然氣管遭炸藥破壞,爆炸威力相當於500公斤的黃色炸藥(TNT),如此高強度的爆炸非恐怖分子所為,只有「國家」才有能力主導。
德國聯邦情報局(BND)的專家相信幕後黑手是俄羅斯,而且海水很快就會侵蝕管內的特殊塗料,因此恐怕永遠也無法修復。
至於俄國為何破壞自己的財產,德國情報界人士推測可能為了免除法律責任,因為既然天然氣管壞了,俄方在法庭上就可歸咎於不可抗力,無需執行供氣合約。
此外,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還可推高天然氣價格,讓天然氣市場陷入混亂,向全世界展示俄國的決心和軍力。
德國海軍總司令凱克(Jan Christian Kaack)也警告俄軍水下作戰的能力。
凱克接受「世界報」(Die Welt)訪問時表示,
俄羅斯在水下建立了強大兵力,他警告,波羅的海和北大西洋海底的天然氣管和海底電纜都可能遭到攻擊,影響部分國家的供電和全球通訊。
2011年啟用的北溪1號屬國營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及德國、法國、荷蘭的能源公司所有,主要供應西歐國家,今年8月以來,俄國以故障為由停止供氣。
北溪2號由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的能源公司出資,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所有,去年正式完工。
不過,由於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分離主義地區獨立,德國已在俄軍入侵烏克蘭前夕宣布停止審核程序,此舉等於讓這個耗資95億歐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的大型能源計畫胎死腹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