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Day6/俄國防部預告:將攻擊基輔 警告平民速離

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進入第6天,出現邊打邊談情況。俄烏雙方代表團2月28日在白俄羅斯展開談判,是開戰以來雙方首次高層會談,但俄軍仍持續從南北兩面夾擊烏克蘭首都基輔,並對第二大城哈爾科夫發射大量火箭彈,俄烏會談的地主國白俄羅斯傳出將派軍進入烏克蘭協助俄軍。聯合新聞網將持續同步更新最近烏俄戰況。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現在評估首輪俄烏談判結果「為時過早」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1日表示,已向俄國總統普亭報告2月28日與烏克蘭談判的情況,現在要評估談判結果「為時過早」,並稱莫斯科政府會「分析」談判結果。
佩斯科夫還宣稱,俄軍「並未空襲民用基礎設施或住宅建築群」,但他的說法與多方證據有所出入。
烏方表示,自俄國2月24日發動攻擊以來,已有超過350名平民身亡,俄方承認有損失,但未揭露俄軍陣亡人數。
俄國一些地方首長1日開始公布死於烏克蘭的官兵名單,對此佩斯科夫說,這些舉動不用莫斯科政府同意,但拒絕公佈死亡人數。
俄國防部預告:將攻擊基輔 警告平民速離
俄國國防部長1日對烏克蘭首都基輔民眾發布警告,表示俄軍將攻擊基輔的多個目標。俄國官員說,已準備好針對烏國安全部隊的科技中心和第72心理作戰中心發動「高精準打擊」。
俄國防部說:「我們強烈呼籲被國族主義利用來攻擊俄國烏克蘭民眾,以及住在相關目標附近的基輔居民盡速離開。」
白俄總統:不會參與侵略烏克蘭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告訴國營媒體,白俄軍隊不會參與俄軍侵略烏克蘭戰爭。
俄國總統普亭盟友盧卡申科說:「白俄軍隊沒有參加軍事行動,而且永遠不會。我們可以向所有人證明這一點。還有,俄國高層從來沒有提過要我們參與武裝衝突。我們未來無意參與在烏克蘭的特別行動。沒必要。」
俄國故意砲擊都市住宅區散播恐懼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說,俄國故意砲擊城市,包括住宅區和民用設施,讓烏克蘭平民恐懼。
烏將改打游擊戰?英副首相:即便基輔淪陷 烏克蘭戰爭也不會結束
英國副首相拉布1日表示,即使基輔淪陷,烏俄戰爭也不會結束。
拉布告訴天空新聞說:「若普亭占領基輔或其他主要城市,這並不代表一切都結束了,因為我認為,我們將看到烏克蘭人準備進行某種形式的游擊戰,這將會持續更久的時間。」
當被問到英國是否會在烏克蘭上空設立禁飛區時,拉布說,「我們不會這樣做,因為這會讓我們處於為了強制執行禁令,必須擊落俄國飛機的境地。」他還表示,入侵並非普亭所預期的「在公園裡散步」。
俄軍攻擊哈爾科夫住宅區 烏外長籲全面孤立俄國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呼籲國際社會施加更多制裁,懲罰俄軍對第二大城哈爾科夫的「殘暴」攻擊。
庫列巴寫道:「殘暴的俄國飛彈擊中哈爾科夫市中心自由廣場和住宅區。普亭沒法擊敗烏克蘭,就在盛怒中犯下更多戰爭罪,謀殺無辜平民。世界能夠且必須做更多。加強施壓,完全孤立俄國。」
烏克蘭將取得歐盟國家的70架俄系戰機?實情恐非如此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在2月26日的記者會曾暗示,歐盟會員國將提供戰機給烏克蘭,烏國議會也自稱將接收北約組織與歐盟國家的70架俄系戰機。但現有報導顯示,烏克蘭可否自歐盟會員國取得迎戰俄軍的戰機恐怕還在未定之天。
據報導,波瑞爾28日稍微修正原來的發言,承認任何戰機轉移不會來自歐盟本身,而是要由個別歐盟國家「雙邊」捐贈。美國之音(俄語服務)白宮特派記者Misha Komadovsky轉述烏克蘭議會在官方推特發文,稱烏國將接收北約組織與歐盟國家的70架俄系戰機。
根據烏語推文,這批俄系戰機來自波蘭、保加利亞與斯洛伐克。保加利亞捐贈16架米格29與14架米格25,波蘭與斯洛伐克分別提供28架跟12架的米格29。另據烏克蘭執政黨國會議員Galina Tretyakova一篇已下架的臉書貼文,還有烏國官員向POLITICO透露的說法,烏國飛官已經抵達波蘭,開始預期他們將獲贈戰機的接管程序。
然而,波蘭與斯洛伐克政府的代表並未立即回應評論請求。POLITICO Europe記者Hans von der Burchard表示,保加利亞總理佩特科夫(Kiril Petkov)已經回絕烏方請求,而且就他了解,波蘭政府也拒絕參與此事,直指波瑞爾的大膽宣布似乎「完全瓦解」。另有網友提出質疑,認為烏克蘭議會推文內容,等於基本上拿走保加利亞跟斯洛伐克的全部空軍。
哈爾科夫政府大樓被俄軍火箭擊中
烏克蘭作戰指揮部表示,俄軍火箭擊中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所在地哈爾科夫州政府大樓。烏克蘭政府說,這次攻擊意在殺害主導哈爾科夫市防禦工作的哈爾科夫州長及其團隊。
Missile attack on the Kharkiv regional administration. Grad shelling at residential areas. Another proof Putin is the ultimate evil. #StopRussia #StopRussianAggression #RussiaInvadedUkraine pic.twitter.com/l5nlP6liui
— Stratcom Centre UA (@StratcomCentre) March 1, 2022
分析家:俄國出動75%部隊進入烏克蘭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研究員瓦特林(Jack Watling)1日指出,俄國部隊已有75%已進入烏克蘭。
他說,俄軍在烏國第二大城哈爾科夫以火箭砲轟炸人口密集的住宅區。俄國在開戰之初宣稱,不會攻擊平民。
新制裁準備中!法財長:將發動經濟及金融戰 俄經濟將崩潰
法國財長勒梅爾1日說,法國將對俄羅斯發動一場全面的經濟及金融戰爭,俄國人民也將為此付出代價。
他告訴法國新聞電台(Franceinfo)說:「我們準備了另一套制裁措施,目前正在進行審查,今天早上將收到歐盟執行委員會的建議。我們將導致俄羅斯經濟崩潰。」
勒梅爾還稱讚歐盟和美國對俄國採取的經濟制裁「非常有效」、「我們已經看到了效果。普亭的戰爭資金已經減少到幾乎沒有。」
開往基輔的俄軍過去24小時幾乎沒動 可能因運補困難
英國衛報報導,最新英國軍事情報顯示,過去24小時開往基輔的俄軍幾乎沒動,可能因為運補困難,此外,俄軍已加強對基輔以北地區使用重型火砲,對人口稠密都市使用重型火砲,會使平民死亡風險升高。
另外,情報指出,俄國未能掌握烏克蘭領空,所以改在夜間行動降低自身傷亡。
一天十萬人湧入!波蘭:自俄侵烏以來已接受35萬難民
波蘭1日表示,自2月24日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已有大約35萬人跨越邊境進入波蘭。
波蘭內政部副部長瓦西克(Maciej Wasik)告訴波蘭公共電台說:「過去24小時有10萬人跨越波蘭與烏克蘭的邊境。自上周四以來,共有35萬0000名難民。」
烏俄第二次談判可能在2日舉行 地點改在波蘭白俄邊界
中國大陸央視1日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烏俄雙方第二輪談判可能訂在3月2日,地點改在白俄羅斯與波蘭邊界,而不是2月28日首次談判時的烏克蘭與白俄邊界。
報導指出,雙方將先各自整合意見,再把新的提議跟訴求端上談判桌。
南部大城赫爾松圍城 傳俄軍已進入市區
基輔獨立報報導,記者Alyona Panina在《Ukraine 24》電視頻道表示,南部城市赫爾松(Kherson)幾乎遭到俄軍完全包圍。
據轉述,Alyona Panina稱,「這座城市其實遭到包圍了,四面八方都有著一大堆俄軍士兵與軍事裝備,他們在出口設置檢查哨」。
赫爾松是赫爾松區(Kherson Oblast)的政經中心,也是黑海與聶伯河的重要港口及主要造船業者「赫爾松船廠」( Kherson Shipyard)所在地。根據最新消息與影片,俄軍已經進入赫爾松市區。
Russian troops are streaming into the southern Ukrainian city of Kherson (pop. 283,000).
— Kyle Becker (@kylenabecker) March 1, 2022
The Russian military has the city virtually surrounded. pic.twitter.com/lqjxyQIWR9
駐紮遠東地區俄軍 傳往更靠近歐洲地方進行軍演
俄國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俄羅斯東部軍區的消息指出,駐紮在俄國遠東地區的俄軍正前往更靠近歐洲的地方進行軍演。
地區指揮部表示,這些部隊將前往俄羅斯歐亞交界的阿斯特拉罕州(Astrakhan)針對軍事單位遠程移動及其他任務進行訓練。但這支俄軍部隊的確切人數尚不得而知。
俄軍2月27日砲擊阿克提卡軍事基地 70多名烏軍喪生
烏克蘭官員表示,俄軍2月27日砲擊烏國東北部城市阿克提卡(Okhtyrka)的軍事基地,造成70多名烏克蘭士兵喪生。
蘇梅地區政府負責人Dmytro Zhyvytsky表示,這次空襲摧毀了一個烏克蘭軍事基地,救難人員持續在瓦礫搜索,並說約70名烏克蘭士兵喪命,但他補充說,該市也有很多俄羅斯士兵的遺體,目前正交給紅十字會。目前還無法核實他的說法。
索尼影業和華納兄弟也加入抵制行列 暫停在俄上映新片
好萊塢片商索尼影業和華納兄弟也加入迪士尼的抵制行列,宣布暫停在俄羅斯上映新片。此外,萬事達卡(Mastercard)也表示,出於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已阻止多家金融機構使用其支付系統的權限;能源巨擘英國石油(BP)與殼牌石油(Shell)則宣布撤出在俄羅斯的多項投資計畫。
美情資:俄軍有絕對數量壓垮烏軍 基輔恐遭圍困
兩位知情人士告訴CNN,美國政府官員在28日的機密簡報警告國會議員,第二波的俄羅斯軍隊將可能鞏固俄方在烏克蘭境內的陣地,並能夠憑藉絕對數量(Sheer numbers)解決烏方的抵抗力量。
一位國會議員表示,「這部分令人沮喪」。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指出,官員還稱俄羅斯很可能圍困烏克蘭首都基輔,並預期出現城市戰的醜陋場景。
據悉,這場機密簡報還出現俄羅斯總統普亭精神狀態的相關問題,但沒有得到官員的明確答覆。出席參院簡報的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葛拉斯里(Chuck Grassley)證實確有此事,但婉拒詳細說明官方分享的情資內容。
美國國務卿提出強烈譴責
CNN報導,針對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城市的襲擊和不斷增加的平民死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提出強烈譴責。
美國國務院指出,國務卿布林肯2月28日與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通話時,嚴正譴責俄軍襲擊烏克蘭城市並造成平民死亡不斷增加。
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透露「國務卿布林肯堅定地聲援烏克蘭人民,他們勇敢抵抗和擊退俄羅斯野蠻、有預謀和無端的入侵」。
烏官員:俄軍開始襲擊烏國南部城市赫爾松
烏克蘭官員說,俄軍已經開始襲擊烏國南部城市赫爾松(Kherson)。BBC報導,稍早在赫爾松機場附近聽到劇烈爆炸聲響。
赫爾松市市長在臉書上表示,俄軍在該市入口設立檢查哨,很難說情況將如何進一步發展,呼籲民眾保持冷靜,宵禁期間不要外出,且不要與任何人進行激烈談判,不要激怒敵人。
澤倫斯基促設禁航區 美英北約均稱無此計畫
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進入第6天,烏國第二大城哈爾科夫28日受到俄軍的砲擊,澤倫斯基總統敦促歐美推出新一輪制裁之虞,也該考慮在烏克蘭上空畫設對俄禁飛區(No-Fly Zone)。不過,英美已先後排除派兵跟俄羅斯打仗,官員也對世界兩個最大核武強權之間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表達擔憂。
路透報導,哈爾科夫人口數達140萬,烏克蘭官員聲稱俄羅斯的攻勢已造成孩童在內的平民死亡。澤倫斯基在臉書發布的影像講話指出,現在是時候阻擋俄軍飛彈、飛機與直升機進入烏方領空,「當一方沒有在協商的非常時刻發射火箭砲攻擊另一方時,公平談判才能進行」。
澤倫斯基並未詳述禁飛區該怎麼執行,也沒有說出應由誰來負責執行,但美國白宮發言人莎琪告訴記者,禁飛區需要落實,而此舉將要求「部署美軍來執行,會…可能引發直接衝突跟對俄羅斯開戰,這正是我們不打算參與的事情」。
率先披露澤倫斯基促設禁飛區的Axios指出,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稍早已表明,無意在陸空挺進烏克蘭,並指北約有責任確保情況不會失控,甚至進一步升級成擔心北約盟邦陷入全面歐戰。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也已排除禁飛區的想法,稱這會讓「北約將不得不實際對俄宣戰」。
與布林肯通話後 烏克蘭外長:美承諾對俄更多制裁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表示,美國已承諾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並為烏克蘭軍隊提供更多武器。
庫列巴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後發推文說,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依然堅定不移,強調烏克蘭渴望和平,「但只要我們受到俄羅斯的攻擊,我們就需要更多制裁與武器,而國務卿向我保證這兩點。我們協調了進一步步驟」。
俄軍推進?美官員:正企圖包圍基輔
美國太空科技公司Maxar於2月28日拍攝的衛星圖像顯示,基輔以北的俄羅斯軍車在基輔西北部地區綿延約64公里。路透報導,Maxar指出,比前一天估計的27公里還更長。
在面臨前所未見的西方制裁和國際孤立之際,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發動襲擊、造成數十名平民喪命,並開始對首都基輔(Kyiv)發動新一輪襲擊。
「衛報」報導,俄軍2月28日對哈爾科夫的平民區使用火箭砲等武器,表明克里姆林宮在經過數日的戰事後、可能準備使用更為極端的手段。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對此表示「將對俄軍在烏克蘭可能犯下的戰爭罪或危害人類罪展開調查」。
烏克蘭駐美國大使馬爾卡羅娃(Oksana Markarova)指責俄軍使用「空爆燃燒彈」(Thermobaric Weapons)、利用周圍空氣中的氧氣產生高溫爆炸,她強調「俄羅斯試圖對烏克蘭造成的破壞是巨大的」。
此外,美國一名未具名的高級國防官員28日表示「俄羅斯軍隊正試圖包圍基輔」,引發俄羅斯軍隊是否正採取圍攻戰術攻擊烏克蘭首都的討論。這些跡象源自俄軍從基輔南部推進、同時繼續在北部緩慢前進。該國防官員透露「俄軍在前一天向北推進約5公里,使他們離基輔市中心約25公里」。
Thermobaric bombs used today in Ukraine. (Aka vacuum bomb)If you see this coming, open your mouth so your lungs don’t explode, and put your fingers deep in your ears to protect you ears, before the blast arrives.#Ukraine
— Charlotte ROCHAT (@CharlotteRochat) February 28, 2022
Il est vexé Poutine, il va rendre ca encore plus moche… pic.twitter.com/13sOQgj0Ob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