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擺拍狒狒」引爆全民怒火 桃園市府專委盧紀燁請辭獲准

不滿陳建仁答詢狀況外 綠委林岱樺高分貝飆官員:妳閉嘴

當PS5黃牛有多好賺?陸女2年只靠這1行徑 撈進900萬台幣

不少人會到日本購買3C等產品賺取價差,但卻有一名中國女子在日本轉賣PS5主機,2年間撈進900萬台幣。(示意圖,讀者提供)
不少人會到日本購買3C等產品賺取價差,但卻有一名中國女子在日本轉賣PS5主機,2年間撈進900萬台幣。(示意圖,讀者提供)

黃牛真的可以靠「轉賣」發大財嗎?一名中國大陸女子表示,「PS5(PlayStation 5)是史上最賺錢的商品」,她光是在日本收購後轉賣,2年間就賺了4000萬日幣(約台幣892萬5948元),相當驚人,外媒也看衰店家各式各樣的防止轉賣規則,仍無法嚇阻黃牛商。

綜合《夕刊富士》網站推特報導,一名45歲的女商人劉敏華(化名)表示,其實「經銷商對轉賣商人或業者的規則愈多,代表著對我們愈有利可圖。」她舉例,像是PS5等限量商品都有排隊領號碼牌或是「抽選券(意即抽到你才享有購買商品的權利)」機制,看似可以防堵黃牛業者購買,但其實他們只要找到「人頭」來卡位排隊,這些事就不成問題。

Sony的PS5推出至今仍有缺貨之狀況,讓不少玩家氣問「到底何時才有原價PS5可買」。(翻攝自Sony官網)
Sony的PS5推出至今仍有缺貨之狀況,讓不少玩家氣問「到底何時才有原價PS5可買」。(翻攝自Sony官網)

劉女提到,像日本部份大型的電器量販店規定PS5只能用聯名卡刷卡購買,形同隔絕外國人購入,她轉戰到網路上(如推特)尋找可以協助代買的日本人,以PS5主機原價加1萬至2萬日幣(約台幣2235至4471元)不等的價格購入,再用PS5定價的2倍賣出。

像是PS5最熱賣的光碟版,在漲價前的含稅價為5萬4978日幣(約台幣1萬2990元),漲價後為6萬478日幣(約台幣1萬3520元),若以劉女的方式再以2倍價格賣出,每台都能多賺至少約台幣1萬2990元,她表示,在這2年間賺進超過4000萬日幣(約台幣892萬5948元),認為「轉賣的動作就是商業的基礎行為」,同時也抨擊廠商供應不足「才是問題」。

延伸閱讀

台灣沒在防!日本PS VR2堵黃牛祭7大「高門檻」條件預購 網友讚翻了

肉身騎士慘遭三寶車撞飛…觸發iPhone 14車禍偵測 網見「第一視角」大讚1亮點

這次有精品款!11款LINE期間限定免費貼圖來了 打包爽用到2023年暑假

PS5有批好香的原價現貨要來了?黃牛「逐漸失去興趣」原因曝

相關新聞

蘋果二度突襲新品又調價/M2 Pro版MacBook Pro變更貴!新Mac mini效能提升不漲反降高CP

蘋果二度突襲!不少外媒在今(17)日表示,蘋果(Apple)可能在今天晚上無預警發表新品M2 Pro及M2 Max版本的MacBook Pro,沒想到傳言屬實,還加碼推出Mac mini。這是繼去(2022)年在官網突襲發表iPad 10、M2版iPad Pro及Apple TV 4K後,第2次無預警發表新品,價格也悄悄調漲。

3C產品都加「創作者」名字才高級?他舉「能量水」突破盲腸逗笑網友

有網友發線,近期許多3C商場在商品前都會掛上「創作者」三字,如「創作者主機」、「創作者筆電」等,但在內容上和其他的零件內容都差不多,因此相當好奇「創作者」和其他品項產品的差異究竟在哪,引來許多網友討論。

注意…延長線壽命其實只有5年!「過熱、插口鬆」4大警訊要當心

現代人住宅裡都有許多家電、3C用品,在大量用電需求之下,延長線也成為了必備之物。然而延長線並非一勞永逸的產品,有劣化損毀的可能。近來日本媒體「あたらしい日日」,就參考日本配線系統工會的資料,指出延長線壽命大約只有「5年」,並分享延長線劣化的特徵,以及較好的使用方法。

太懶了!小米推智能魚缸遠端餵食「半年免換水」 網酸:理論上可永遠不換

你的魚缸多久換一次水呢?小米先前在群眾募資平台「小米眾籌」研發新產品「米家智能魚缸」,現在正式上市,定價399人民幣(約台幣1770元),聲稱可以「半年免換水」,被中國大陸網友酸,應該發明「電子魚」、「想要一個半年免換魚的」。

夢醒時分驚AirPods不見了!他問「耳機吃進肚什麼感覺」 結局曝光笑歪人

蘋果(Apple)AirPods耳機憑藉設計簡潔乾淨、音質良好擄獲了不少果粉的心,不少使用者有睡前戴著追劇的習慣,近日一名網友突然發現自己的AirPods消失不見,懷疑自己是否不慎吃下肚,求助網友「吞下耳機」的感覺是什麼,意外引起討論。

AirPods要轉型?蘋果傳2年內將它定位成「健康工具產品」

彭博新聞記者Mark Gurman稍早透過其「Power On」專欄指稱,蘋果將在未來2年內將AirPods定位為健康工具產品,藉此取得更多用戶身體相關數據。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