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張育成春訓熱身賽亮相 延續手感敲長打

蘋果M2 Max Geekbench跑分曝光!傳新版MacBook Pro這一天登場

圖片及資料來源:MacRumors
圖片及資料來源:MacRumors

傳出 Apple 蘋果 M2 Pro 和 M2 Max 晶片的 MacBook Pro 預計可能會在 2022 年秋季至 2023 年春季之間推出,最近外媒爆料在 Geekbench 平台出現一款從未曝光的 Apple Silicon 處理器 ,據傳這晶片是 Apple M2 Max ,其中單核心、多核心的跑分都有所提升。

從跑分資料顯示,這款處理器型號是 Mac 14.6,單核心跑分 1,889 分,多核處跑分是 14,586 分,CPU 名稱為 Apple M2 Max,搭載 12 核心、基礎時脈 3.54GHz,具有 96GB RAM 記憶體。

對比搭載在 Mac Studio 的 M1 Max 處理器,單核心跑分為 1,755 分、多核心跑分分數為 12,333 分,Apple M2 Max 處理器的效能確實有所提升,而且 M1 Max 的處理器核心數量為 10 顆, ‌M2‌ Max 則是稍稍提升為 12 顆。

圖片及資料來源:MacRumors
圖片及資料來源:MacRumors

根據日前的傳出消息,《彭博社》科技記者 Mark Gurman 認為 Apple 蘋果會在 2022 年秋季推出搭載 M2 Pro 和 M2 Max 處理器的 MacBook Pro 機型;然而供應鏈受到疫情政策與缺料的影響,計劃趕不上變化,據稱搭載 M2 晶片的 MacBook Pro 最快會延期到 2023 年 3 月才會推出,同時也可能會同步發表新一代 Mac Studio 和 Studio Display。

到時候,我們就能親眼目睹 Apple M2 Max 晶片的效能威力是否真的強大!

圖片及資料來源:MacRumors
圖片及資料來源:MacRumors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三嘻行動哇,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疫情

延伸閱讀

iPhone續航力越來越短? 蘋果證實「隨手滑掉」的習慣更耗電

不只5奈米!彭博:台積電下周宣布在美生產4奈米晶片

蘋果推出重新設計Replay介面 讓使用者更了解自己在Apple Music的聆聽喜好

2022你的最愛歌曲是哪首?Apple Music「Replay」替你揭曉

相關新聞

蘋果二度突襲新品又調價/M2 Pro版MacBook Pro變更貴!新Mac mini效能提升不漲反降高CP

蘋果二度突襲!不少外媒在今(17)日表示,蘋果(Apple)可能在今天晚上無預警發表新品M2 Pro及M2 Max版本的MacBook Pro,沒想到傳言屬實,還加碼推出Mac mini。這是繼去(2022)年在官網突襲發表iPad 10、M2版iPad Pro及Apple TV 4K後,第2次無預警發表新品,價格也悄悄調漲。

3C產品都加「創作者」名字才高級?他舉「能量水」突破盲腸逗笑網友

有網友發線,近期許多3C商場在商品前都會掛上「創作者」三字,如「創作者主機」、「創作者筆電」等,但在內容上和其他的零件內容都差不多,因此相當好奇「創作者」和其他品項產品的差異究竟在哪,引來許多網友討論。

注意…延長線壽命其實只有5年!「過熱、插口鬆」4大警訊要當心

現代人住宅裡都有許多家電、3C用品,在大量用電需求之下,延長線也成為了必備之物。然而延長線並非一勞永逸的產品,有劣化損毀的可能。近來日本媒體「あたらしい日日」,就參考日本配線系統工會的資料,指出延長線壽命大約只有「5年」,並分享延長線劣化的特徵,以及較好的使用方法。

太懶了!小米推智能魚缸遠端餵食「半年免換水」 網酸:理論上可永遠不換

你的魚缸多久換一次水呢?小米先前在群眾募資平台「小米眾籌」研發新產品「米家智能魚缸」,現在正式上市,定價399人民幣(約台幣1770元),聲稱可以「半年免換水」,被中國大陸網友酸,應該發明「電子魚」、「想要一個半年免換魚的」。

夢醒時分驚AirPods不見了!他問「耳機吃進肚什麼感覺」 結局曝光笑歪人

蘋果(Apple)AirPods耳機憑藉設計簡潔乾淨、音質良好擄獲了不少果粉的心,不少使用者有睡前戴著追劇的習慣,近日一名網友突然發現自己的AirPods消失不見,懷疑自己是否不慎吃下肚,求助網友「吞下耳機」的感覺是什麼,意外引起討論。

AirPods要轉型?蘋果傳2年內將它定位成「健康工具產品」

彭博新聞記者Mark Gurman稍早透過其「Power On」專欄指稱,蘋果將在未來2年內將AirPods定位為健康工具產品,藉此取得更多用戶身體相關數據。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