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疑涉沙鹿豪宅違建…顏寬恒夫妻遭檢調搜索 各以1000萬、500萬交保

穿裸背禮服遭陸主持人當眾脫衣 王心凌嚇壞變臉

平價進口雞蛋今雙北開賣 4月1日起全台消費者都可買到

中國官方稱本輪疫情近尾聲 農村卻四處可見靈堂

中國農村傳出屍體來不及火葬改土埋及路旁四處可見簡易靈堂的情況。 中新社
中國農村傳出屍體來不及火葬改土埋及路旁四處可見簡易靈堂的情況。 中新社

中國官方表示春節假期疫情未明顯反彈及未出現新變異株,認為本輪疫情已近尾聲;不過相較中國官方的正面訊息,農村卻仍傳出屍體來不及火葬改土埋及路旁四處可見的簡易靈堂的情況。

陸媒「澎湃新聞」今天報導,中國疾控疾控中心1月25日發表「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和監測數據概述」,對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1月23日,全國COVID-19病毒感染診療和監測數據進行初步分析,作出上述總結。

中疾控文件表示,本輪疫情在2022年12月下旬達到高峰,其後不斷下降,各省走勢基本相近,城鄉也基本同步,門(急)診人數、在院重症人數、在院死亡人數均呈現下降趨勢,至2023年1月下旬全國整體疫情已降低至較低水平,醫療救治壓力進一步放緩。

這份「概述」文件提到,目前各省在院感染者和重症患者均持續下降。在院陽性重症數,除廣東、山東、廣西、福建4個省份略超2000例以外,其餘28個省份均已下降至2000例以下。

另在院死亡病例數於2023年1月4日達到每日峰值4273人,之後持續下降,1月23日回落至896人,較峰值下降79.0%。

「概述」文件另說明,全中國農村地區鄉鎮衛生院發熱門診(診室)就診人數於2022年12月23日達到峰值92.2萬人次,其後波動下降。2023年1月23日回落至5.0萬人次,較峰值下降94.6%。

中國農村地區因今年春節人員返鄉,人員大規模流動易使病毒傳播,加上醫療資源缺乏,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在1月24日召開調度會,強調農村地區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中國疫情資訊不透明,外界認為公布的數據與實際有相當落差,例如官方表示春節期間疫情未明顯反彈,但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Think Global Health網站1月27日刊文,指在前往湖北省農村的沿途上看到了很多用帳篷搭起的靈堂。

文章引述一位村民說,正非常忙著為村裡的家人和朋友準備葬禮,指有許多農村老人因死於COVID-19在家中過世,連作法事的道士都忙不過來。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上傳YouTube的影音,儘管國際社會對中國疫情的規模和影響感到擔憂,官方繼續淡化疫情的嚴重性,但農村村民坦承他們有感冒症狀或相信自己曾經感染,甚至病逝者臨終前喊著呼吸困難。

另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近期也實地走訪山西省北部,當地做棺材的業者說近幾個月沒時間停下來;買棺材的村民則說有時棺材全部賣光。

BBC指出,在中國鄉村地區,醫療設備稀缺,而且在家往生的人多半都沒被計入病歿數據。官方甚至沒估算鄉村有多少人死亡,但BBC發現死亡人數大幅增加的證據。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

大陸春節連假後疫情未反彈 中疾控:本輪疫情已近尾聲

面積相當於大倫敦地區…南極大冰山 崩離布倫特冰架

中疾控:COVID-19死亡病例最高峰單日4273人

XBB.1.5變異株很可怕?李秉穎:不需緊張

相關新聞

大陸首例 同時感染兩新冠亞型毒株本土案例

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7日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證實日前在重慶醫科大學附...

陸試點開放20國旅遊 港澳全面通關

陸客來了!中國大陸與港澳六日全面通關,並恢復兩地旅行團旅遊,自由行旅客也可往來兩地。北京當局試點開放大陸民眾赴泰國等廿國...

喊話恢復兩岸16個直航航點 國台辦:已全面做好準備

大陸官方致函我方民航局表達希望恢復兩岸航點之後,國台辦晚間進一步指出,希望兩岸相向而行、優先推動廣州等16個航點直航,「...

港撤口罩令 維持反蒙面法

香港三月一日起正始撤銷實施兩年多的口罩令,除醫院和老人院等高風險地方,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在內都不用再戴口罩。但比口罩令更早...

歐盟27國 2月底前解除中客入境限制

繼法國在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到訪後宣布取消對中國旅客入境限制措施之後,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16...

李文亮過世三年 大陸網民謝謝李醫師:「我們已熬過來了」

今天是新冠疫情「吹哨人」武漢眼科醫生李文亮過世三周年,與往年相同,其微博再次成為「哭牆」,湧入大量網民悼念。「謝謝你李醫...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