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擔任柯文哲副手有譜? 「她」證實有幫忙安排美國行程

亞運桌球/大爆冷!混雙世界第5林昀儒、陳思羽出師不利 直落三敗給第100名

在地人被車流量嚇傻!新店裕隆城試營運引來交通夢魘 市府連假推新配套

中國防疫大轉彎 當地台灣人難逃染疫

中國去年12月初放棄動態清零後,不少國家憂心疫情擴散,紛紛宣布因應管制措施。 (中新社)
中國去年12月初放棄動態清零後,不少國家憂心疫情擴散,紛紛宣布因應管制措施。 (中新社)

去年底,中國突如其來的防疫大轉彎,讓中國民眾在措手不及下迅速染疫,生活在當地的大批台灣人也不例外,不少人感嘆,本以為躲過了台灣的疫情,沒想到最後還是躲不過。

更有甚者,在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先是在台灣被感染,萬沒料到在中國也被感染。一位2022年先後在兩岸染疫的台商眷屬自嘲,自己真的是「兩岸開花」,也許該在兩岸都買張彩券,才對得起自己。

中國近3年嚴厲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以及台灣也一度採取接近清零做法,導致往返兩岸都需要接受2週左右的隔離,造成時間和金錢上的浪費。

為此,不少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從2020年1月COVID-19疫情爆發後至今,只回台過1、2次,甚至未曾回台,讓他們大部分躲過了台灣4、5月間爆發的Omicron疫情。

幾位在中國工作台灣人的形容,當時看到台灣疫情大爆發,每天新增確診人數一度攀升到9萬多人時,心中都一度暗自慶幸,人不在台灣,至少免去了染疫的風險。那時候,他們每天能做的,就是關心及慰問在台灣的親朋好友是否安好、有無染疫。

只不過,4、5月間的上海,也正值令人抓狂的封城階段。當時許多在上海的台灣人,心中其實十分糾結,究竟是在行動自由、日用品供應無虞、但有染疫風險的台灣生活好?還是沒有什麼染疫風險、但失去自由、日用品無處購買的上海生活好?

2022大半年過去,台灣民眾早已學會與病毒共存,對疫情逐漸泰然視之,一水之隔的中國卻陷入「動態清零」的困境。當時,幾乎所有人都預期,中國恐怕要拖到今年3月全國「兩會」以後,防疫才會逐漸放鬆,分階段告別「動態清零」。

誰也沒想到,中國會在12月上旬,突如其來地決定放棄動態清零,徹底向大小官媒3年來一路咒罵、嘲笑的「躺平共存」方向跑步前進,震驚了許多中國民眾,包括在中國各地生活的台灣人。

從那時起,在中國的台商、台幹、台生及眷屬圈裡,染疫人數呈等比級數增加。像在疫情最早爆發的北京,當地台灣人幾乎是成片成片地倒下。據不完全統計,直到2022年12月中旬,在北京的台灣人已經超過8成染疫,不少人更是全家確診。

至於住著眾多台灣人的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染疫時間則比北京晚了1到2週。到12月底,染疫比率也追上了北京,超過了8成;另一個台灣人聚集地珠三角,集中染疫時間則介於北京與上海之間,同樣有著8成的染疫比率。

中國的這波疫情海嘯,讓當地不少染疫的台灣人不禁感嘆,沒想到躲過了台灣的疫情,卻沒能躲過在大陸的疫情。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全身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狀,都發生在他們身上。

北京台幹小李,是當地最早一批中鏢的台灣人之一。他說,從11月下旬起,自己去做的「十混一」(10個人的採樣混入同一試管)核酸檢測報告,就一直出不來。但卻一直沒收到要接受單管(單人專屬試管)核酸的通知,理由是「人手不夠」,他便預想到北京的疫情大勢不妙。

小李回憶,12月5日午後,他和鄰座的幾位中國籍同事,相繼出現發燒、咳嗽、全身乏力等症狀。等晚上回到家拿出抗原(快篩)一測,看見了清晰的兩條槓─陽性。由於中國當局當時防疫還沒正式鬆綁,他和同一天一齊染疫的同事們,一度很擔心會被帶到方艙去隔離。不過,當時北京就已盛傳,方艙即將成為歷史。

在忐忑不安下,小李昏沉且微燒,渡過了染疫的頭兩天。第3天起,症狀轉為咳嗽及喉嚨痛。第7天,他轉陰了,但之後還是繼續咳嗽了1星期,才完全康復。不過,由於身為主管,在轉陰的前1天,他就和幾個有陰有陽的同事進公司上班了,還特地把幾個沒確診的同事,安排到大會議室辦公。

另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台灣女孩Rose,則是「兩岸開花」染疫的實例。

由於過年機票難買,加上公司配合中國當局號召員工「就地過年」,她2021、2022年都沒有回台灣過年。2022年4月底,她趁著手邊工作較少的空檔回台休假,卻趕上了台灣開始「共存」的首波疫情而確診。這一來,讓她在台足足待了1個月,PCR才徹底轉陰,重返北京上班,損失不貲。

不料,中國官方12月7日宣布象徵防疫鬆綁的「新10條」後兩天,Rose又在北京確診了。由於當時北京餐飲店已全面禁止內用,經過細想,應該是被公司同事傳染。不過有在台確診的經驗,她短短5天後就轉陰,除了咳嗽及全身乏力外,倒沒有其他症狀,是全公司症狀最輕的員工。

面對自己同時在兩岸確診,Rose無奈地戲稱自己是「天殺之人」。當初在台灣確診時,她根本不敢告訴北京的公司實情,只說「要開刀」。因為當時的中國,普遍把染疫者視為洪水猛獸;但在北京確診後,她反而能平靜以對。和症狀嚴重許多、且沒染疫過的中國籍同事相較,自己輕鬆許多,好得也快。

如今到了年關,Rose選擇好好地回台過年,準備和朋友大吃一頓再回北京,理由就是「反正兩邊都中獎了」,心裡一派輕鬆;小李則決定避開返鄉人潮,2月初再回台過年,最高原則就是「別在台灣又中獎了」。

在對岸的台灣人,染疫的經歷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中國從清零到放開的疫情大潮,都讓曾被病毒上身的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

鄧麗君「跨世代合作」王心凌 北京春晚獻唱:開心和小妹妹合作

應對北京進犯 美參議員示警:美國和台灣都還沒準備好

晚間低溫恐零下14度⋯北京迎兔年首場雪 民眾搶拍雪景

南投春節防疫不打烊 趁返鄉快來接種次世代疫苗

相關新聞

大陸首例 同時感染兩新冠亞型毒株本土案例

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7日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證實日前在重慶醫科大學附...

陸試點開放20國旅遊 港澳全面通關

陸客來了!中國大陸與港澳六日全面通關,並恢復兩地旅行團旅遊,自由行旅客也可往來兩地。北京當局試點開放大陸民眾赴泰國等廿國...

喊話恢復兩岸16個直航航點 國台辦:已全面做好準備

大陸官方致函我方民航局表達希望恢復兩岸航點之後,國台辦晚間進一步指出,希望兩岸相向而行、優先推動廣州等16個航點直航,「...

陸春節境內旅遊 回到疫前水準

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開後,大陸旅遊市場快速反彈,尤其境內旅遊正逐漸回到疫情前水準。飛豬、攜程等旅行平台的數據都顯示,春節...

港撤口罩令 維持反蒙面法

香港三月一日起正始撤銷實施兩年多的口罩令,除醫院和老人院等高風險地方,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在內都不用再戴口罩。但比口罩令更早...

歐盟27國 2月底前解除中客入境限制

繼法國在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到訪後宣布取消對中國旅客入境限制措施之後,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16...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