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中檢今揭五億生解剖鑑定報告「體內無毒物反應」律師要求再查

台股再創一年新高!漲47點收16,761點 台積電漲5元收560元

高雄女警追違規車輛騎上國道! 穿梭車陣用路人為她捏把冷汗

胡錫進:病毒傳播擋不住了 1個月內準備被感染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社前總編輯胡錫進。圖/翻攝自人民網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社前總編輯胡錫進。圖/翻攝自人民網

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今晚稱,他周圍的感染者不斷零星增加,能感覺到病毒在走近,並做好了1個月內被感染的心理準備。「病毒傳播真的擋不住了,中國到了採取新策略的時候。」

胡錫進2日晚上在社群發布「老胡做好了一個月內感染上的思想準備,不就萬分之2.5的重症率嘛」為題的文章說,在中國疫情相對嚴重的北京,這兩天已有不少社區陸續解除封控,許多居委會更明白宣布「有需要再做核酸檢測,沒需要就不做」,一改以往強制作法。

他直指,自己周圍的感染者不斷零星增加,「我能夠感覺到病毒在走近,我個人做好了在1個月之內被感染上的思想準備」。

胡錫進說,自己現年62歲半,進入了統計中「比較危險的年齡段」。他這兩天不再堅持「長期少吃保持體重」的作法,開始適當多吃提高營養,增加體重,並繼續保持鍛練身體。

他強調,自己近幾個月一直是解除大規模封控和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輿論推動者之一。根據不斷了解到的新訊息,「我知道病毒傳播是真的阻擋不住了,我們繼續搞大規模封控產生不了我們想要的結果,而這個過程中我們付出的代價越來越難以承受」。

胡錫進指出,進入11月,中國實施靜默或半靜默的城市嚴重增多,被封控的人口總量前所未有,而且趨勢在繼續加速擴大。中國每個人都目睹了因疫情衝擊造成的蕭條,看到身邊一家家店鋪關門歇業,社會上的減薪面不斷擴大,薪資大幅下降。只要一封控,很多服務業工作者「手停口停」,幾乎完全失去收入。

他表示,中國真的到了「採取新策略、新方法對付這種毒性減弱,但傳播力超強最新變異毒株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有些擔心,這很正常。

胡錫進提到,過去國家不惜代價構築了防堵COVID-19病毒的堤壩。如今轉移了鬥爭陣地,社會面不再充分安全,每個人感染的機率大為增加,一時間會有許多新問題出現,很多人可能更不敢去公共場所消費了。但這種情況不會延續很久,一定會過去,中國社會將自動形成新的適應性。

他說,放開大範圍封控是在Omicron新變種病毒已大約成為強弩之末時進行的。目前的重症率只占所有感染者的約萬分之2.5,如此低的重症率「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前所未有」。

胡錫進說,為了年輕人有豐富多彩的青春時代,為了大量服務業人員保住自己的飯碗,也為了各行各業的人不遭減薪,讓很多企業能夠走出困境,「我們必須往前走,疫情仍然留下的風險讓我們坦然承受」。

他強調,自己作為60歲以上「高危人群」的一員,願意參與承受這份風險。讓大家都照顧好自己,盡量保護好家人,請相信,「我們邁過這道坎的實際情況肯定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嚴重、驚心動魄」。

新冠肺炎 胡錫進

延伸閱讀

白紙運動/中共開始抓人 胡錫進:「表達過了,見好就收」

白紙運動/胡錫進稱有外部因素希望「中國亂」

中國防疫嚴封控 胡錫進也受不了了

胡錫進批蔡英文未悼念團團 綠委:輪到維尼熊我搶第一

相關新聞

大陸首例 同時感染兩新冠亞型毒株本土案例

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7日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證實日前在重慶醫科大學附...

陸試點開放20國旅遊 港澳全面通關

陸客來了!中國大陸與港澳六日全面通關,並恢復兩地旅行團旅遊,自由行旅客也可往來兩地。北京當局試點開放大陸民眾赴泰國等廿國...

喊話恢復兩岸16個直航航點 國台辦:已全面做好準備

大陸官方致函我方民航局表達希望恢復兩岸航點之後,國台辦晚間進一步指出,希望兩岸相向而行、優先推動廣州等16個航點直航,「...

陸春節境內旅遊 回到疫前水準

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開後,大陸旅遊市場快速反彈,尤其境內旅遊正逐漸回到疫情前水準。飛豬、攜程等旅行平台的數據都顯示,春節...

40天21億人次移動的春運 恐成大陸疫情復發的引爆點

農曆春節來臨,中國大陸長達40天的春運預估有21億人次移動,面對新冠疫情,準備好了嗎?

廣州逾85%染疫 進入尾聲

春節將至,大陸各地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也陸續進入尾聲。廣州十八日召開記者會通報,當地感染率已超過百分之八十五,進入疫情「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