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台南文化中心工地驚傳鷹架坍塌 救出被埋混凝土1女工人

經典賽/日媒挖出大谷高中夢想 人生清單曝光「已實現大半」

宏國外長率團出訪大陸 我外交部立刻召回駐宏都拉斯大使

中國防疫鬆綁? 地方執法分歧無所適從

中國部分地區的防疫措施近來雖陸續鬆綁,但同時出現防疫人員強闖民宅施暴,以及如廣州民眾大量湧向醫院自費做核酸等情況,凸顯地方對防疫調整仍有分歧,顯得無所適從。

COVID-19疫情在中國相對嚴重的首都北京,這兩天已有不少社區陸續解除封控,許多居委會更明白宣布「有需要再做核酸檢測,沒需要就不做」,一改以往強制做法。

同時,北京與疫情更嚴重的廣州,已有不少社區允許染疫孕婦及老人居家隔離,甚至默許其它感染者也居家隔離。這些舉措雖引發分歧看法,但都被認為是防疫放鬆的訊號。

儘管如此,近日中國多地卻出現「大白」(中國民眾對身著白色防護服人員的稱呼)闖入民宅強拉隔離不成而施暴的案例。其中被公開者,至少包括被認為防疫措施尚稱及格的浙江省會杭州市,以及屬縣級城市的湖南省瀏陽市。

鳳凰網報導,杭州市11月30日有2名「大白」強行闖入一處民宅,通知男性屋主被判定為密切接觸者,必須被帶往方艙集中隔離。在屋主堅定拒絕下溝通不成,2名「大白」於是強行動手,試圖將屋主拖離家中,在旁人勸阻下仍未住手,引起中國網友強烈質疑。

稍早,瀏陽市一名小區屋主因為建議不要全區封控,街道辦人員帶著3名警察上門斥責他「不配合防疫」,甚至打他巴掌並攻擊頭部,3名警察卻袖手旁觀,屋主的小孩更抱著他的大腿試圖保護。整個過程被揭露引起更多網友憤慨,要求當地政府處分動粗的街道辦人員。

面對這種暴力行為,杭州市及瀏陽市官方先後發布通報說明。其中,杭州強行拉扯屋主的「大白」被進行批評教育,也向屋主道歉,但屋主也已依規定接受隔離;而瀏陽這名動手的街道辦人員已被停職,市紀委及監委已介入調查處理。

除了暴力強迫行為仍未消弭,河北省石家莊市防疫鬆綁後的亂象也在廣州市重演。廣州市數個行政區本週相繼宣布防疫鬆綁措施,其中荔灣區還宣布恢復學生到校上課,並開放餐廳內用,強調「回歸常態化防疫,」使廣州成為中國防疫鬆綁「跑在前面」的城市。

但有廣州民眾拍攝的影片顯示,在官方宣布鬆綁後,廣州市內滿布的免費核酸檢測站,幾乎被撤消殆盡,但市民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前往各個公共場所,仍須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為此,市民只好湧向收費的醫院核酸檢測站,大排長龍且自掏腰包接受檢測。

不少廣州民眾抱怨此舉是「解封不解防」,而且是「半吊子」開放;拍攝影片的民眾更諷刺形容「生意很好啊,隊伍還轉了(醫院)一圈」。更多民眾質疑,這不就和石家莊的情況一模一樣?石家莊最後是什麼下場?大家都說以後就要開放了,但「會不會太早了」?

相形之下,北京不少民眾對部分小區的彈性作法表示肯定,認為「官方總算聽到老百姓的聲音了」,「不能再一刀切了」。但也有部分民眾擔心,把陽性病例留在同一棟大樓裡,還是有增加感染的風險,心裡還是害怕,認為應該要有配套措施才妥當。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

多區解封後… 居民瘋出行、約飯 廣州煙火氣回來了

確診又破萬例 港:若惡化可能收緊防疫

港人因疫情管控受困廣州 38天後才得返港

孫春蘭和新華社同一天表態 釋出防疫鬆綁訊號

相關新聞

大陸首例 同時感染兩新冠亞型毒株本土案例

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7日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證實日前在重慶醫科大學附...

陸試點開放20國旅遊 港澳全面通關

陸客來了!中國大陸與港澳六日全面通關,並恢復兩地旅行團旅遊,自由行旅客也可往來兩地。北京當局試點開放大陸民眾赴泰國等廿國...

喊話恢復兩岸16個直航航點 國台辦:已全面做好準備

大陸官方致函我方民航局表達希望恢復兩岸航點之後,國台辦晚間進一步指出,希望兩岸相向而行、優先推動廣州等16個航點直航,「...

陸春節境內旅遊 回到疫前水準

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開後,大陸旅遊市場快速反彈,尤其境內旅遊正逐漸回到疫情前水準。飛豬、攜程等旅行平台的數據都顯示,春節...

40天21億人次移動的春運 恐成大陸疫情復發的引爆點

農曆春節來臨,中國大陸長達40天的春運預估有21億人次移動,面對新冠疫情,準備好了嗎?

廣州逾85%染疫 進入尾聲

春節將至,大陸各地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也陸續進入尾聲。廣州十八日召開記者會通報,當地感染率已超過百分之八十五,進入疫情「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