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惠妹才唱10首就中斷!5黑衣人露面驚呆1.2萬人

中國多地鬆綁防疫 官媒:快封快解、應解盡解

中國多地週三(11月30日)陸續宣布放寬防疫限制。《北京日報》報導,北京自2022年11月30日起,如長期居家老人、居家辦公和上學者、嬰幼兒等無社會面活動的人員,若無外出需求,可以不參加社區核酸篩檢。此外,北京市各級各類醫衛機構在查驗健康碼時,也不得拒絕無48小時核酸陰性結果的患者進入。

同日稍早,廣州已有多區宣布即日起解除疫情防控臨時管控區,恢復市場經營和餐飲堂食、線下教學等。中國社交媒體微博的熱搜上,「廣州回歸日常」在過去24小時成為網民熱議話題。

廣州、深圳、重慶等多地30日晚也宣布「不以時空伴隨作為判定密接」。重慶宣布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不隨意擴大核酸檢測的範圍;成都居民出入小區、院落只需要出示自己的健康碼,不再出示核酸陰性證明。

日前爆發富士康返鄉「逃逸」潮的河南鄭州30日起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巴士地鐵全面恢復;河北石家莊自12月1日起,多區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措施,「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這一系列的放鬆措施,是在中國多地爆發「白紙運動」以後。本週以來,中國當局加大力度試圖控制地方抗議活動。美聯社報導,由於城市部署大量警力,目前沒有跡象表明有新一波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不過,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的去世可能為聚眾和可能的抗議提供新契機。

「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

在多座城市放寬防疫措施之後,中國官媒《人民日報》12月1日刊文指,封控應「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

文章寫道:「近期群眾反映的問題主要不是針對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簡單化、層層加碼、『一刀切』、忽視群眾訴求等方面,有的地方隨意擴大管控區域和人員範圍、一封了之,有的封控後長時間不解封,有的地方未經批準、動不動就『靜默』。今後,各地要根據檢測、流調結果做好風險研判,精準判定風險區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對群眾的合理訴求及時回應和解決。」

文章還指,長期封控不只影響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容易造成焦慮情緒,「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並要求不得隨意擴大高風險區,若要適度擴大也要配合及時的核酸篩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對風險人員的判定也要以現場流調為依據,「不得通過時空伴隨擴大範圍,造成大面積的『誤傷』」。

此外,文章也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但對於老年人高為族群仍有致病風險,呼籲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人民日報》該篇報導似乎是中國當局透露的最新鬆綁跡象。此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30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上承認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減弱,且聲明全未提及「動態清零」一詞。

終結「清零」在即?

路透社引述野村分析師的說法報導:「孫春蘭(早些時候)的講話,加上昨天在廣州明顯放鬆新冠管制措施,這發出了另一個強烈的信號,『清零』政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結束。」

「這兩個事件也許表明了結束『清零』的開始。」野村分析師的報告寫道。

此外,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中國將在未來幾天宣布放寬其新冠防疫措施,並減少大規模核酸檢測。這將是在近日廣泛的示威抗議之後,中國防疫政策的明顯轉變。

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即將公布的措施包括減少使用大規模核酸檢測和定期核酸檢測,以及允許陽性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在某些條件下居家隔離的舉措。

(路透社、美聯社、《人民日報》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新冠肺炎

相關新聞

大陸首例 同時感染兩新冠亞型毒株本土案例

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7日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證實日前在重慶醫科大學附...

陸試點開放20國旅遊 港澳全面通關

陸客來了!中國大陸與港澳六日全面通關,並恢復兩地旅行團旅遊,自由行旅客也可往來兩地。北京當局試點開放大陸民眾赴泰國等廿國...

喊話恢復兩岸16個直航航點 國台辦:已全面做好準備

大陸官方致函我方民航局表達希望恢復兩岸航點之後,國台辦晚間進一步指出,希望兩岸相向而行、優先推動廣州等16個航點直航,「...

陸春節境內旅遊 回到疫前水準

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開後,大陸旅遊市場快速反彈,尤其境內旅遊正逐漸回到疫情前水準。飛豬、攜程等旅行平台的數據都顯示,春節...

40天21億人次移動的春運 恐成大陸疫情復發的引爆點

農曆春節來臨,中國大陸長達40天的春運預估有21億人次移動,面對新冠疫情,準備好了嗎?

廣州逾85%染疫 進入尾聲

春節將至,大陸各地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也陸續進入尾聲。廣州十八日召開記者會通報,當地感染率已超過百分之八十五,進入疫情「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