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阿嘎「地雷店家」遭炎上 他推薦改看「這美食家YouTuber」 網推爆:有說服力!

同台畫面曝光!朱學恒義正辭嚴「痛批性騷」 鍾沛君強忍淚水

台灣男歌手車禍身亡享年31歲 「愛唱歌的男孩去天堂開演唱會了」

美國大使館呼籲在陸美國公民 備妥14天藥物、水和食物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大陸多地再度出現各種防疫亂象。圖為北京一處近日遭到封控的社區。路透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大陸多地再度出現各種防疫亂象。圖為北京一處近日遭到封控的社區。路透

中國大陸堅持「動態清零」持續引發各種防疫亂象。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微博28日晚間特別發布一則「美國駐華使團致美國公民的聲明」,鼓勵所有美國公民為自己和家庭成員保存14天的藥物、瓶裝水和食物供應。

這則聲明反映美國大使館對於當前在中國大陸的美國公民處境的擔憂。聲明強調,「海外美國公民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是美國最高等級的優先事項。美國公民因為最近在中國新冠感染人數的上升而受到影響,我們正在積極與他們一起努力並向他們提供幫助。」

這份聲明稱,「隨著疫情的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已擴大了新冠疫情防控舉措。這些舉措可能包括居家隔離、大規模檢測、場所關停、交通中斷、封控以及有可能發生的家庭成員分離。」

聲明指出,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和使團的其他官員已經定期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級別官員直接提出美國政府對其中許多問題的關切,並將繼續如此。

在此之前包括日本、法國等國已經相繼對中國大陸現行防疫政策表達關切。

日本共同社23日引述日中關係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7日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泰國會談時,就中國大陸實施的「動態清零」政策轉達了日本經濟界希望放寬防疫措施的訴求。 

消息人士擔心,「若繼續執行過度的防疫措施,可能對包括日中在內的國際經貿關係造成重大影響」。

報導稱,由在華日企組成的中國日本商會本月公布一份請願書,指出新冠政策的出行限制措施不合理,已對企業活動造成負面影響,希望北京市政府能夠放寬。

報導稱,北京近期感染人數上升,日本大使館所在的朝陽區人數最多。市內交通量大幅減少,PCR檢測點排起長龍。

法國駐北京大使館微博24日也發文稱,「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對駐華法國企業造成了影響」。

該則微博指出,法國企業在中國大陸提供了57萬個就業機會,法國企業非常歡迎北京當局11月11日宣布的「優化防控工作的20條措施」,但中國法國工商會注意到,該政策宣布以來,實際的執行結果並未達到駐華法國企業的預期。

中國法國工商會重申,法國企業希望看到,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能制定明確的戰略,盡快走出「動態清零」政策。中國對於法國企業來講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使中法兩國貿易和雙向投資得以持續和發展,透明、可預期和公平的營商環境必不可缺。

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建議美國公民,應備妥14天的藥物、水和食物。(截圖自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
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建議美國公民,應備妥14天的藥物、水和食物。(截圖自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

中國為何激起「白紙革命」?從烏魯木齊延燒的反封控之怒

美駐中使團:中國擴大疫情防控 鼓勵美民眾存糧

外派工程師赴美遭指掏空人才 台積電:沒這疑慮

世足運彩/板凳深度超級深 法國可能輪換仍有望讓勝過盤

相關新聞

大陸首例 同時感染兩新冠亞型毒株本土案例

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7日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證實日前在重慶醫科大學附...

陸試點開放20國旅遊 港澳全面通關

陸客來了!中國大陸與港澳六日全面通關,並恢復兩地旅行團旅遊,自由行旅客也可往來兩地。北京當局試點開放大陸民眾赴泰國等廿國...

喊話恢復兩岸16個直航航點 國台辦:已全面做好準備

大陸官方致函我方民航局表達希望恢復兩岸航點之後,國台辦晚間進一步指出,希望兩岸相向而行、優先推動廣州等16個航點直航,「...

陸春節境內旅遊 回到疫前水準

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開後,大陸旅遊市場快速反彈,尤其境內旅遊正逐漸回到疫情前水準。飛豬、攜程等旅行平台的數據都顯示,春節...

40天21億人次移動的春運 恐成大陸疫情復發的引爆點

農曆春節來臨,中國大陸長達40天的春運預估有21億人次移動,面對新冠疫情,準備好了嗎?

廣州逾85%染疫 進入尾聲

春節將至,大陸各地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也陸續進入尾聲。廣州十八日召開記者會通報,當地感染率已超過百分之八十五,進入疫情「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