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撈百萬善款、身背3條通緝 「惡狼慈善家」陳在斌被發現陳屍車內

教師節拚一把!威力彩頭獎27連摃 頭獎上看9億元

學生提問「進口蛋廠商牟利」 賴清德表態:農業部須坦然面對

中國上海封城逾半年後 單日新增病例再破2萬

圖為上海封城時,靜安封控區內民眾隔著鐵欄聊天。法新社
圖為上海封城時,靜安封控區內民眾隔著鐵欄聊天。法新社

中國官方今天公布新增COVID-19病例2萬199例,本土2萬59例,這是上海封城逾半年後,中國單日新增病例再度破2萬,顯見當局頒布優化防疫措施仍止不住疫情,廣州市甚至爆發反封控暴動。

自10日中國感染COVID-19的新增病例逾半年再度破萬後,當局通報的每日新增染疫數持續攀升,衛健委官網上午公布的統計數據,時隔約莫一週而已,中國新增染疫數已由破1萬達破2萬。

衛健委指出,截至15日零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623例,境外輸入病例55例,本土1568例中,廣東564例,河南200例,北京197例,重慶126例,內蒙古82例等。

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萬8576例,境外輸入85例,本土1萬8491例中,廣東6215例,重慶2688例,甘肅2688例,河南1674例,內蒙古1194例,新疆816例,青海531例,河北408例,黑龍江288例,山西259例,四川248例等。

截至15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萬5345例(其中重症病例29例),累計死亡病例52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7萬7043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12萬1499例(境外輸入975例)。

北京當局日前公布優化防疫措施20條不但煞不住如野火燎原的疫情,各地仍頻傳反封控的抗爭,像是這波疫情重災區廣州市海珠區,昨晚不滿防疫層層加碼的民眾上街拆圍籬,打砸警車,甚至演變為警民混戰的暴動。

網友上傳推特(Twitter)與微博的影音顯示,海珠區居民紛紛推倒封死他們的鐵欄,並與身穿防護衣的員警和大白拉扯推擠,掀翻警備用車,混亂中受傷民眾躺臥血泊,醫護人員實施CPR搶救,場面相當混亂。

另個疫情重災區重慶市也是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式,並未落實當局通令的優化防疫措施,而導致次生災難的人禍不斷。

網友上傳至推特的影音顯示,重慶楊家坪附近一棟高樓層住宅發生大火,不得其門而出的民眾從窗戶一躍而下,時隔數秒後一聲墜地的巨響,夾雜目擊者的駭人尖叫聲。

儘管如此,重慶市當地的物業樓管,還是不管住戶死活,繼續挨家挨戶,以鐵鎚打釘封死住戶的大門,以致夜幕低垂時分,被封控的社區住戶齊聲朝著窗外吶喊發洩,十分驚恐又淒厲。

雖然若干無奈的民眾自嘲,以自發靜默的態度面對重慶再次大面積的防疫封控,但市民瘋狂搶菜,入夜後大巴拉人去異地隔離小孩也不放過,同時隔離點越蓋越多,關門停業倒閉的店舖更顯蕭條,重慶市陷入死寂。

「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日前在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FA)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目前中共的動態清零,可說是騎虎難下且進退兩難。

他說,中國拒絕進口效力更高的外國疫苗,導致民眾的免疫力低,要使中國擺脫疫情,恢復常態,首先就要糾正中共當局的錯誤。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

基隆里長候選人送防疫包涉賄 3萬元交保

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 開幕

防疫險理賠金額逼近1,600億

防疫雙險理賠近1600億元續創新高 高原期未見趨緩

相關新聞

大陸首例 同時感染兩新冠亞型毒株本土案例

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7日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證實日前在重慶醫科大學附...

陸試點開放20國旅遊 港澳全面通關

陸客來了!中國大陸與港澳六日全面通關,並恢復兩地旅行團旅遊,自由行旅客也可往來兩地。北京當局試點開放大陸民眾赴泰國等廿國...

喊話恢復兩岸16個直航航點 國台辦:已全面做好準備

大陸官方致函我方民航局表達希望恢復兩岸航點之後,國台辦晚間進一步指出,希望兩岸相向而行、優先推動廣州等16個航點直航,「...

陸春節境內旅遊 回到疫前水準

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開後,大陸旅遊市場快速反彈,尤其境內旅遊正逐漸回到疫情前水準。飛豬、攜程等旅行平台的數據都顯示,春節...

40天21億人次移動的春運 恐成大陸疫情復發的引爆點

農曆春節來臨,中國大陸長達40天的春運預估有21億人次移動,面對新冠疫情,準備好了嗎?

廣州逾85%染疫 進入尾聲

春節將至,大陸各地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也陸續進入尾聲。廣州十八日召開記者會通報,當地感染率已超過百分之八十五,進入疫情「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