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WSJ:大陸考慮逐步退出動態清零 進度將緩慢且無時間表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大陸領導人實行近三年的嚴格防疫限制措施後,正考慮逐步重新開放,但進度會相當緩慢,也不設定時間表。
報導說,大陸官員越來越擔心「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代價。這政策導致一些城市和省份封控,抑制了商業活動,使得數以億計的民眾閉門不出長達數周,有時甚至是數月。但大陸官方如今正在評估防疫代價,也正在評估重新開放對大眾健康和中共所獲支持的潛在影響。
知情人士透露,儘管動態清零政策的影響日益加深,但中國官員仍謹慎行事,這表示要使社會回歸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正常水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準,可能要等到接近明年年底。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衛健委)官員上周六再次重申,要堅「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稱這對「保護人民生命」至關重要。所謂動態清零,就是要求對每一起發生的疫情,都要求在較短時間內控制,不讓疫情流行開來,也防止疫情擴散到其他區域。
參與討論的人士說,中國政府可能會在明年初進一步減少入境旅客的酒店隔離天數,從目前的七天集中隔離加三天居家健康監測,減少到總共七天。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國內,官員已通知一些零售企業,最早可能在本月減少新冠核酸檢測的頻率,部分原因是大規模核酸檢測的成本較高。
其中一位參與討論的知情人士說:「中國重新開放將有次有序。分區域、分行業逐步啟動,與西方的情況不同。」譬如,政府可能會在主要商業中心放寬防疫政策。
這些人士說,大陸官方希望繼續密切監測新的變種病毒,確保這些變種不會更加危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