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疫情重壓.....港人自殺個案逾警戒線 長者最多

繼月初兩名確診新冠肺炎的長者分別自縊及墜樓輕生後,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說,香港「防止自殺早期預警系統」於三月二十三日響起警號,最近七天自殺個案估值平均數超越「極高」警戒線,是系統前年成立以來首次。
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根據機制估算,香港由二月底開始,較多人有自殺傾向,風險指數一度達到最高級別的危機程度,長者屬於最高危的一群。
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說,香港過去七天中有八宗六十五歲以上人士自殺個案,推算全年數字約為四百人,較二○二一年同期高一倍半。傳統的自殺監察系統數據通常延遲半年至三年,新的預警系統會每日蒐集、分析及檔存新聞媒體報導的自殺個案,並進行加權及估算等,統計不同時期個案的地區分布及對比去年同期的情況。
葉兆輝說,系統顯示高危群組包括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中年人士,自殺成因主要涉及財政及身體問題,除了因為疫情,也有些是本身患有長期病。長者在接收資訊上較被動,加上不少新聞資訊同確診死亡個案有關,令長者情緒焦慮,而社交距離措施亦限制長者外出活動,不能見家人,促請香港政府盡快有限度重開文康設施。
防止自殺志願機構「生命熱線」程序策畫經理梁永棠說,香港中年人士過去經歷幾波疫情,許多資源或儲蓄已用盡,作為家庭經濟來源、亦要照顧父母,受到疫情及經濟打擊,壓力大增。至於長者則長時間感覺痛苦、孤獨及被遺棄,加上社會氣氛沉重,長者難以接收資訊等,令危機像雪球越滾越大。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