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Omicron非最終變種 陸衛健委:「動態清零」是最佳選擇

全球正面臨「與病毒共存」抑或「動態清零」的爭論。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衛健委)22日表示Omicron可能不是最後一個變異株,對於變種病毒,「動態清零」是最佳選擇。此外,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人傳人」而非「物傳人」,病毒在物品表面的活性仰賴環境等因素。
陸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指出,面對Delta與Omicron兩大變異株的考驗,據世界衛生組織近期報告的說法,Omicron可能不是最後一個變異株,因此「動態清零」仍是應對變異株的有效作法,可避免大規模病例出現。即使局部出現聚集性疫情,或者是散發病例,基本上也能在一到兩個最長潛伏期內把它控制住,以更好地保障民眾正常生活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此外,大陸本次疫情多有通過物品而傳染,比如北京、深圳等地確診案例是因國際快遞感染。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現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排出的病毒可以汙染物品表面,病毒在物品表面不會增殖,在常溫條件下病毒短時間內會降解並失去感染活性。且在不同物品表面,病毒存活時間也有差異,在紙巾和印刷品等材料上存活時間短,一般不超過24小時。
賀青華指出,低溫、潮濕、密閉和病毒濃度高的條件可能會延長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的時間。而新冠病毒對消毒劑敏感,常用的消毒劑可以快速滅活新冠病毒。
賀青華表示,從全球研究和防控實踐看,新冠病毒經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近距離接觸傳播,由汙染物品導致人感染不是新冠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這種證據還不充足,需要進一步研究。因此,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點仍然是防範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