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男籃內部雜音反促變陣契機 4強賽挑戰德國勝算大增
奧運男籃四強勝出,將由地主法國率先二戰德國,隨後再由美國與塞爾維亞也展開二回戰。帶領各位讀者先從八強的戰況回顧,聊聊八強戰中開始認真發力的各隊近況,從而分析四強的可能戰局。
八強戰德國VS希臘
除了實力明顯高出一截的美國,八強戰中的其他三場,賽前被看好的一方都於開賽就受到猛烈突襲。小組賽三場僅僅落後不到四分半鐘,最多僅4分的德國,此戰最多一度落後12分,首節並且僅僅拿下慘淡的11分,一點都不像奪牌大熱門。
希臘首節能打德國措手不及的兩個關鍵,都與全場最強球員「字母哥」安戴托昆波(Giannis Antetokounmpo)有關,防守端希臘對施羅德(Dennis Schroder)進行閃電夾擊,阻止這位指揮官串聯團隊,在安戴托昆波甚至撲到三分線附近的大範圍協防幫助下,迭有成效,並在德國進攻不順基礎下,屢屢發動防守反擊的Early Offense,在無人能擋動態希臘怪物,加上首節隊友能把握他吸引防守後空檔情況下,希臘前18分有高達16分來自禁區,從而能取得雙位數領先。
然而,近幾年以韌性聞名的德國,並為失去沉穩,第二節在主帥變招情況下開始反撲,由M.華格納(Moritz Wagner)於禁區強攻,吹起反攻號角,進攻端德國則明顯分散了球權、並增加傳導,第二節德國共有7位不同球員得分,這節除了助攻,施羅德僅僅出手一次,專心扮演誘餌角色,球隊得分王F.華格納(Franz Wagner)則分擔更多持球發動的角色,如此一來,希臘首節的包夾策略不再奏效,德國命中率提高,希臘再難有反擊良機,雙方因此得回到個體天賦的基本面。
與此同時,德國開始提高對安戴托昆波的協防與包夾強度,加上一度同時擺上讓邦加(Isaac Bonga)打到得分後衛的超大陣容,無論是箝制字母哥、逼迫他與隊友只能更多投外線,或者拚搶進攻籃板,都起了功效,方能於中場就讓希臘領先成為一場空,雙方36比36戰平。
第二節其實就能預見德國很快就能反超的現實,但在安戴托昆波以一敵多的神威,以及隊友打出奧運以來最拚的一場比賽,第三節一度仍能保持纏鬥,無奈陣容本身就有差距,希臘綠葉們已經開始疲憊乏力,進攻端命中率下滑,防守端難再複製首節的強度,不僅F.華格納繼續肆虐於單打,就連上半場沉寂的施羅德都開始手感發燙;反觀希臘本身,第三節後段已然變成有沒有安戴托昆波,截然不同球隊的情況,終究還是打出了除希臘怪物外,其他隊友天賦相距太遠的窘困-最後不到三分鐘,被打了波9-2決定性的攻勢。
第四節是最殘酷的寫照,除了安戴托昆波,希臘隊只剩下防守跟已經沒有準頭的三分投射,其他人再難切入希臘防線(首節禁區得分16分,全場就32分,被德國以40分反超),也再無法將分差縮小到5分以內。隨著施羅德關門,這支團隊更強大的德國眾志成城,憑藉板凳32:8的懸殊分差與隨之而來的體能差距,76-63獲勝,挺進四強賽!
八強戰法國VS加拿大
論四場八強賽,發展最讓人意外,當屬法國與加拿大之戰,不單單只是一路跌跌撞撞、不被看好的東道主擊敗被認為能對美國帶來威脅的奪牌熱門,死亡之組第一種子加拿大,更令人訝異的是,他們贏得比賽的方法,與熱身賽至小組賽,判若兩隊的打法。
亦誠如前文曾分析,小組賽後衛線上的弱勢,讓法國吃上大虧,進入八強後,實該減少後衛時間,更多重用側翼群,但這一戰,深陷爭論中的法國主帥柯萊特(Vincent Collet),比起筆者預料的甚至更大膽變陣。
不僅僅直接讓老將貝頓(Nicolas Batum)與佛尼爾(Evan Fournier)扛起主要控球任務,確實重用近況優異的側翼球員柯爾迪尼耶(Isaia Cordinier),更同時大幅增加兩大黑柱亞布塞萊(Guerschon Yabusele)與萊索特(Mathias Lessort)的上場時間,既能以速度更優異的小球防守應對加拿大的後場優勢,又可同時兼顧於低位強輾籃框,針對對手禁區高度、深度與對抗性皆不足的弱項。
這般調度同時的關鍵還在於:少用戈貝爾(Rudy Gobert),且同時去中心化溫班亞瑪(Victor Wembanyama)的調度。
前者賽後傳出手指傷勢,但主帥也說此戰主打小球,本來就會減少其時間;後者則確實雖然身高手長,對抗性不足的瘦弱身軀,連布魯克斯(Dillon Brooks)都難以成功單打;但兩大黑柱就不一樣了,直接針對加拿大愛用布魯克斯或者多特(Luguentz Dort)往上扛四號位的身高隱憂,全場亞布塞萊9投6中外掛9罰8中拿下全隊最高22分。
萊索特雖然僅3投2中,取而代之的是多達14罰(9中),加上柯爾迪尼耶堪稱打出生涯最佳一戰,三分球5投中4再挹注20分,以及雖然與教練有意見不合,此戰仍被重用的老將佛尼爾,關鍵時刻打出夢迴當年奪銀第一得分主力的風采,最後4分鐘拿下全場15分中的12分,最終方能擺脫加拿大的追擊,82比73勝出。
不得不說,賽前的相關爭吵,似乎反而幫助法國往好的方向走。儘管針對佛尼爾提出不同意見,柯萊特多所斥責,但回過頭來,此戰也看到他默默的路線調整,佛尼爾不僅未被冰凍,反而上場時間大增,主要在於幫忙控球,亦以奧運以來最佳表現回報,球隊方向也的確更往進攻端傾斜了一些,不再只拘泥於靠雙塔防守致勝的概念。
而柯萊特在此戰為求勝,大膽將王牌溫班亞瑪的禁區與球權讓出,並轉換成專注於防守與外線支援的輔助角色,同時也及時減少整體後場時間,讓他專注於防守與帶球,以及讓貝頓與佛尼爾能有所喘息,並從善如流重用柯爾迪尼耶,方能不愧對主場球迷的熱烈支持,帶領地主前進四強,這一場勝利的意義不僅僅只是一勝,更重要的是對於法國團隊凝聚力的幫助。
反觀加拿大,真的是被突如其來的變陣打到措手不及,看起來就是沒有因應這般打法的對策,才會於第一節被打傻到僅僅攻下10分,比德國還難堪。球隊原本預期將會面對一支後場孱弱的球隊,怎料結果卻是支盡可能藏起後場弱點,搖身一變成為就算擺小陣容,卻也各個位置都更高大強壯的對手,而這其實才該是充滿NBA天賦法國隊,好好突出優勢時的樣態,並且就把加拿大給打傻了。
除了全場攻下27分,證明自己仍是超級球星的亞歷山大(Shai Gilgeous-Alexander),以及16分尚稱及格的得分二把手巴瑞特(RJ Barrett),其他加拿大球員都打出了奧運最差的表現,布魯克斯甚至僅僅9投1中兩分,多特也僅8分,但除了整屆手感都不佳的穆雷(Jamal Murray)外,很難苛責其他主力球員的下滑,當他們必須在籃下硬扛本不該由他們負責的對手強力壯碩前鋒,很難不影響進攻端體能。
沒有了賴以致勝的攻守反擊,又遭遇更高壯的陣容,前三戰三分線內攻勢重於三分線外,以及進攻主要靠輪流單打的問題,因此浮現。單打除了亞歷山大,難以施為,即使是他,也是修正首節上籃頻頻吃鱉改用中距離跳投,以及對他防守極其成功的貝頓體能開始下滑,才開始有起色。
油漆區被限制至僅36分,算上罰球還不如對手,三分命中率又僅有23.8%,且全場僅21投5中),還被變陣打到板凳差距28-16,若不是法國終究還是得讓一些敗分後衛上來調節主力體能,加拿大可能會輸得更早且更多,也無怪乎亞歷山大賽後會失望的說道「加拿大不值得晉級」了,或許繼續打下去終能以更好的體能逆轉,但在此戰40分鐘內,法國確實打出更好的比賽!
四戰展望:法國VS德國
一般而言,雙方二度交鋒,德國仍然較被外界看好。但無論如何,八強賽中覺醒的法國,肯定比小組賽71比85落敗時,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增加了外界關於奪勝的看好度。
相對可惜的是,看似奇陣部分,在八強已用,對德國很難再起奇效,也畢竟德國自己於八強,首節就曾被安戴托昆波突襲,這次只會更謹慎做好事前各種應對準備。有泰斯(Daniel Theis)與邦加這般硬漢,還有華格納兄弟與佛伊格曼(Johannes Voigtmann)、蒂曼(Johannes Thiemann)等長人坐鎮,想再重演雙黑柱低位強攻戲碼,並不現實。
禁區應該還是會回歸主打法國雙塔,就看戈貝爾的手指是真傷,還是如柯萊特所說的只是需要檢查的程度,畢竟這或許是主帥擾亂對手的煙霧彈。
但縮限後場調度,改讓鋒線與側翼分擔更多時間,該是繼續沿用的策略,小組賽的失敗一則德國嚴防溫斑亞瑪、貝頓與佛尼爾有成,二者就是完全守不住施羅德與F.華格納切入突破,兩人各拿26分。
四強再戰,法國需要嘗試其他得分點打出團隊,亞布塞萊與柯爾迪尼耶若能有更多發揮,有助於突破德國的防守策略;另方面,增加的場上尺寸,不僅有助於增加F.華格納的進攻難度,也或許能讓貝頓有餘裕於八強戰般,轉派去盯防對手後場王牌施羅德。
最後,如果佛尼爾還能重演四強賽最後階段的回春身手,跟施羅德拔槍對幹,加上主場的必然優勢-無論是觀眾呼聲,亦或者有利吹判,法國依舊有機會繼2021年東京,與美國再次於奧運金牌戰相遇,且看世界盃冠軍德國的沉穩(場均失誤奧運最低,較法國少上近5次)、團隊與韌性,能否讓振作奮起的法蘭西再次心碎了!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