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獅隊外野太擁擠 雙傑回歸內野才能戰力最佳化

統一獅這幾年面臨球員世代交替,2022年歡送潘武雄後,高國慶及潘威倫也將褪下球衣,成為教練團成員。不過他們早已渡過換血陣痛期,陣中人才輩出,球員不僅僅是帥氣的「傑尼獅」,攻擊火力更是恐怖的「薩諾獅」,陣容調度成為教練甜蜜的負擔。
獅隊這幾年最傲人的莫過於外野陣容,大多數球隊多年湊不足三名穩定的球員。然而統一的蘇智傑、陳傑憲及林安可都是攻守俱佳,形成近年最恐怖的外野三帥組合。陳傑憲具有極佳的打擊技巧,拿過安打王、打擊王等獎項,僅花費756場就達成千安,是聯盟史上第3快的選手。蘇智傑及林安可則是重砲手,他們曾聯手單季60轟,是火力非常恐怖的雙人打點製造機組合。
當主力球員出現傷兵時,一直是各隊最痛的環節,常常因此大幅影響戰力。近年獅隊同樣遭遇不少狀況,尤其蘇智傑及林安可自2022年起都飽受傷痛之苦,只是獅隊這幾年多數位置的選秀及養成相當成功,總能讓戰力減損降到最低,還讓陣中增加更多即戰力好手,成為他們今年表現非常亮眼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統一外野本來就不缺人手,除了資深的唐肇廷,他們還有張偉聖、羅暐捷等人,都是在二輪所選入的好手。因為三帥從不同守位轉戰外野,產生排擠效應,讓他們苦無表現機會。然而2022年意外殺出程咬金,與林安可同年選秀,第四輪才獲得青睞的邱智呈,在養成過程中調整打擊型態,讓自己在球隊中重要性越來越前面。
2023年邱智呈破繭而出,全年繳出0.313/0.386/0.436的打擊三圍,各項數據都在陣中排名前4名,已成為主力球員之一,更入圍當年度最佳進步獎。他打擊方式主要效仿陳傑憲,不刻意將球打高,尋求更好的擊球掌握度。這樣的策略雖然與蘇智傑及林安可的火力有落差,但他打擊率、上壘率更好,加上有速度,提供球隊另一種得分方式。
另一位崛起的球員則是林佳緯,去年選秀會在林子偉及王念好分別被台鋼及富邦選走後,統一毫不猶豫進這位補業餘知名重砲。原本獅隊的考量並不是當作即戰力,而是未來作為「雙傑」的接班人。不過他的養成速度驚人,今年季初打擊教練馬修爾就評估林佳緯已可成為外野輪值,因此從熱身賽就獲得不少機會,直至例行賽都還穩定出賽。
今年統一一直維持林安可、陳傑憲、邱智呈及林佳緯的打線,其中一人擔任指定打擊。林安可已找回重砲本色,在全壘打及打點位居聯盟第一;邱智呈持續維持好手感,現在已是聯盟打擊及安打榜首;陳傑憲依舊是聯盟最穩定的打者之一,各項成績都名列前茅;林佳緯更初生之犢不畏虎,無論攻、守都有成熟的表現。
不過隨著蘇智傑歸隊後,就將形成外野五搶三的局面,即使納入指定打擊考量,還是有人必須被犧牲。首選當然是較年輕的林佳緯,畢竟他攻擊穩定度還需要提升。只是三帥都不到30歲,他要接班至少5年後,加上從很多案例可以看到,好手若苦無一軍機會,那鬥志及競爭意識很快就會被消磨掉,這恐怕不是最佳解決方案。
因此讓原本是內野手的陳傑憲或蘇智傑回到內野防區,恐怕才是最好的狀況。當然最好是陳傑憲能回到二壘或游擊,這剛好是獅隊目前戰力最薄弱的位置,不過過去已證明內野守備容易影響陳傑憲的打擊成績,相信教練應不會再輕易嘗試。另一個則是蘇智傑改守一壘,若能成功,也將替獅隊找到高國慶的接班人,只是蘇智傑以往內野守備率極低,改守一壘將會是不小的考驗。
好手太多是教練團甜蜜的負擔,林佳緯、邱智呈、陳傑憲、林安可及蘇智傑,可排出聯盟最恐怖的前五棒打線。可惜他們守備位置衝突,至今還沒有合體過,因此如何發揮戰力最大化,正是考驗教練們調度功力的時候。外野三帥的二傑都是內野底,改練內野除了可以解決眼前問題,還讓獅隊未來多年都不愁火力支援,因此是勢在必行的方案,球員們也該是挺身而出協助球隊變得更具競爭力!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