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徐若熙旅外解析 球探看好美職2A、日職一軍出發

味全龍先發投手徐若熙被球探看好有機會旅外。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味全龍先發投手徐若熙被球探看好有機會旅外。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味全龍投手徐若熙在亞錦賽兩場先發12局飆出18K僅失1分(非自責),證明了自己對國外球隊的投球能力,旅外的呼聲也升高,美職、日職甚至韓職球團都傳出對他有興趣,等到他在一軍出賽達3年資歷,可望就會出手。

徐若熙在平鎮高中時就有球探關注,2019年被味全龍首輪第二順位指名,2020年進行手肘骨刺手術,年底在二軍總冠軍賽先發,飆出157公里最快球速,隔年一軍初登板先發3.2局再送出11張老K,三振率驚人,2021年在一軍出賽20場,2022年進行Tommy John手肘韌帶置換手術,整年度未出賽,今年復出後,在總冠軍戰先發兩場再繳出好投,拿下系列賽MVP。

徐若熙(右)在2023球季例行賽全未出賽,但在總冠軍賽一復出就拿下MVP。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徐若熙(右)在2023球季例行賽全未出賽,但在總冠軍賽一復出就拿下MVP。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徐若熙的精彩表現延續到亞錦賽,對韓國、日本都展現壓制力,吸引大批球探目光,有球探指出,徐若熙在季賽就投得很好,國際賽只是更出色,基本上,技術不用擔心,只有手的健康問題,明年面對一整年的季賽,他的表現能否維持穩定,證明自己健康無虞,將會是叩關旅外最大挑戰。

按照中職入札制度規定,球員在一軍擁有3年資歷即具有旅外球員資格,而所屬球隊同意球員行使入札制度,就由雙方聯盟進行身分查核及照會程序。徐若熙目前在一軍還未待滿3年,且首年因味全龍隊自二軍打起,這一年是否能算進「資歷」還未確定,最快他投完明年賽事後能取得資格。

徐若熙屬於先發投手,在市場上比起後援投手來得值錢,不過比較美日職規定,仍以日本較有機會,因為按照大聯盟國際自由球員簽約規定,23歲的徐若熙不符合「年滿25歲且在職棒出賽6年」規定,簽約金受到國際自由球員簽約金額度限制,日職則是較無限制,而韓職對外國球員限制條件也相對較多,不過也有球探直言,「只要你夠好,球團一定會花錢爭取。」

徐若熙近期優異的表現已吸引美日職棒球探注意。  味全龍隊提供
徐若熙近期優異的表現已吸引美日職棒球探注意。 味全龍隊提供

球探分析,徐若熙除了球速快,兩顆決勝球直球、指叉變速可以說是最大武器,如果選擇美職,有機會直接2A出發,甚至3A也無不可能,若是在日職則是一軍即戰力。

台灣球員以往自中職挑戰旅外案例不多,倪福德轉往美職底特律老虎,曾登上大聯盟,算是較成功的例子,林英傑、林恩宇、吳偲佑、陳文賓則是轉戰日職,沒太多表現機會。

中華職棒 味全龍 徐若熙 棒球專欄

相關新聞

交易大限全方位掃瞄 強隊該補誰、誰又要當賣家?

明星賽過後,話題就要轉至730交易大限了,我們來看看某些明顯的買家和賣家,應該如何補強或出清,當然,還有那些在泡泡邊緣的球隊,應該何去何從。 芝加哥白襪 肯定是30隊中最明確的賣家,陣中人

中職/天時地利人和 催生陳子豪史上最大張合約

今年球季結束中信兄弟陳子豪行使FA自由球員權利,並順利轉戰味全龍,簽下一張10年最高總值1.3億的超級大合約,如果10年合約走完,他至少可以拿到1.2億,身價相當驚人,開啟「大頂薪時代」。 陳子

首戰即終戰?塞爾蒂克「以攻制攻」 掌控獨行俠先決條件

時序終於來到Finals,史上第6支以分區第5以下排名闖進總冠軍戰的獨行俠,將與前面5支前輩一樣,都要遭遇分區第1的強隊,事實上作為今年唯一60勝球隊(64勝18負),例行賽進攻排名第1、防守第2,儘

12強冠軍國手好「薪」情 中職邁入大頂薪時代

去年世界12強賽中華隊勇奪冠軍振奮台灣棒壇,今年中華職棒榮景可期,而28名冠軍國手當中有26人來自中職,扣除複數年合約在身的選手,他們多數都可望有「薪」情。 好比說統一獅「潘帥」潘傑楷,去年他的

中職/四重砲就位+伍鐸本土化 狂龍再現就缺強力洋投助拳

今年球季結束後,除各隊提交契約保留名單外,陳子豪、朱育賢、詹子賢、陳韻文及古林睿煬行使自由球員權利。最終詹子賢及陳韻文決定續留母隊,古林睿煬轉戰日本職棒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陳子豪及朱育賢兩門重砲則攜

雙探花從挫折質疑中茁壯 塞爾蒂克冠軍盛世水到渠成

客場38分的慘敗仍擋不住綠衫軍踏平一切的鐵蹄,回到波士頓堅固堡壘的他們一如預期再次獲勝,5戰掃除獨行俠,為球隊奪下睽違16年的又一冠,同時也是隊史第18冠。塞爾蒂克再次超越洛杉磯湖人成為聯盟史上最多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