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成驚天雙響傳遍大聯盟 當年長打火力評價所言不虛

台灣球迷剛度過了一個心情宛如雲霄飛車起伏的週末。繼WBC預賽首戰以5:12慘敗給巴拿馬隊後,對義大利的比賽打完前五局又以5:7落後,等於陷入已退無可退的淘汰懸崖邊緣。就在這個全台球迷殷殷期盼一位救世主到來的時刻——張育成踏上打擊區了。連續兩天關鍵時刻擊出全壘打的張育成不僅台灣球迷為之瘋狂,他行軍禮的「忠誠」手勢也登上推特熱門話題及大聯盟網站頭條,就連昨天開轟的美國隊球星史瓦柏(Kyle Schwarber)與貝茲(Mookie Betts)也紛紛效法。
這兩發全壘打喚醒了球迷的記憶,大家這才想起張育成可是大聯盟史上打過最多全壘打的台灣人(14支——足足是其他台灣打者「總和」的三倍有餘)。雖說陳金鋒在許多球迷心目中的地位仍難以撼動,中華職棒三十多年來也出過許多了不起的打者,但有了這次WBC預賽的表現背書,不少球迷已改口稱張育成為「史上最強打者」,至少稱其為長打火力最強大的打者絕不為過。
早從張育成還是個在守護者農場打拼的18歲小伙子時,他的長打火力就已受到球探的注意,職棒生涯頭一個球季張育成只花了159個打數就擊出19支長打(其中包含6發全壘打)。除了第二年升上1A陷入低潮外,在接下來一路升遷到3A的三個小聯盟球季,張育成每一季長打數字皆未低於43支,升上2A的2017年球季更轟出全聯盟第五多的24發全壘打。隔年將張育成排在百大新秀第80位的Fangraphs網站就曾稱讚他的「天生神力」(raw power)是游擊手所少有。
沒錯,張育成是個貨真價實的游擊手。儘管這四場WBC預賽他都以一壘手之姿先發(比賽後半多被調往二壘),但他在美國守得最多的位置其實是游擊。在六百場小聯盟經歷中,有七成以上的場次張育成都擔任先發游擊手(458場),守了將近四千局。升上大聯盟後,由於當時守護者的游擊位置有超級球星林多(Francisco Lindor)鎮守,之後用林多跟大都會交易來的球員又有對方先發游擊手羅薩里歐(Amed Rosario)及潛力新人荷曼尼茲(Andres Gimenez)在內,因此前幾年張育成多半在一、三壘遊走。2019年的Fangraphs球探報告就稱他為「具備長打火力的內野工具人」。這也成了張育成在大聯盟繼續生存的最大本錢(同為工具人近兩年卻苦無出場機會的林子偉正是欠缺這一點)。
當然我們都知道,張育成的大聯盟之路絕對稱不上順遂。在3A累積了近兩百場的經驗後,張育成初試啼聲的機會終於在2019年六月底到來。如果不是隔年疫情導致賽季大幅縮水,年方24歲的他想必能夠獲得不少與大聯盟投手對戰的經驗,結果這一年張育成總共只打了13個打席,而且由於小聯盟球季全部取消,連帶也使他失去在農場繼續磨練球技的機會。
席捲全球的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人生,而對於正步入球員生涯關鍵期的張育成來說,無疑更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儘管隔年在春訓只用了39個打數就轟出全隊最多的4發全壘打,得到老教頭法蘭柯納(Terry Froncona)的青睞成為守護者開幕賽先發一壘手,並且在89場比賽中打出9發全壘打及全隊第五高(200打席以上)的.426長打率。但受限於大聯盟的下放選擇權(options)次數限制規定,守護者已沒有太多時間等待張育成繼續成長。於是乎,張育成迎來了漂泊四方的2022年球季。
在去年五月底被守護者指定轉讓(designated for assignment),離開如同第二家鄉的克里夫蘭後,張育成一路轉戰過海盜、光芒及紅襪——只差一隊就追平單季打過最多隊的歷史紀錄。經歷這一年的浪跡天涯,再加上球季結束後又被紅襪不予續約(non-tendered),即便已在異鄉打滾九年,相信張育成也不免迷惘,他在美國的球員生涯是否還有未來?之後的「閃兵風波」顯然也與他這一年的不順遂脫不了關係。
終於,一切都有了最好的安排。張育成歸國「用棒球報效國家」,也獲得紅襪的一紙大聯盟合約,並且在WBC這個大舞台一舉揚名。正如他所說的:「總有一天每個人一定會為我鼓掌」。且不論最終結果如何,至少那美好的一仗「五星上將」張育成已帶領中華隊打過。從下個月開始,且讓我們繼續關注再次遠征大聯盟的張育成。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