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中華隊年輕有活力 只怕抗壓性不足遇大賽手軟

歷經大幅度換血的中華隊,為了備戰即將在3月8日開打的第五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率先與中華職棒各隊進行交流賽。在張育成的豪打帶動下,加上中職各隊都還在春訓調整中,中華隊得以全勝之姿進入官辦熱身賽。後續將於5日、6日,與中信及富邦交手後,就將進行正式的大賽。
這次中華隊國手名單中大多是這兩年中職的佼佼者,其中不乏異軍突起的好手,包含黃子鵬、吳哲源,他們過去是後援投手,近年轉戰先發後,成績更上層樓。陳仕朋曾是2021年敗投王,一度被移出先發輪值,去年倒吃甘蔗,成為陣中最穩先發。另外如范國宸、林立過去都曾因守備位置影響表現,直至去年才漸趨穩定。還有如成晉、郭天信也都是近年崛起的新星。
本屆中華隊大部分球員都具有速度及長打能力,因此在進攻時,可以不用只求一支安打一支一支打,也不用硬要強攻。或許可以考慮靈活運用戰術,近年中職不乏智取搶分的案例,多數球員應能勝任。陣中有這麼多年輕好手,對於中華隊而言當然是更有活力,或許有機會出奇制勝。
中華隊近十年在世界棒壘球總會(WSBC)的排名都是名列前四強,現在更是排名第2名,僅次於日本。不過在積分最多的頂級賽事12強賽及經典賽,中華隊成績始終不佳,二次12強賽分別為第9名及第5名,經典賽最好第8名,最差第14名。雖然可歸因於許多國家大賽時找來大聯盟球員助拳,實力大幅躍進,不過一般認為中華職棒實力介於2A至3A之間,集各隊之大成的國家隊,也不應會如此不堪。
實際上每年中華隊的陣容都有考量實力與經驗,但面對強敵環繞,總是伸展不開,以致歷年的戰績起伏大。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壓力」所致,過去在高張力的台灣大賽,即使是面對熟悉的對手,都可以發現有許多球員表現大為失常。在短暫的國際賽,特別是穿上中華代表隊的球衣,那壓力更是重中之重,加上又太力求表現,最後反而「軟手」打不好。而且賽場如戰場,只能靠教練團及時協助、或是緊急換人,沒辦法像例行賽還有時間可以調整。
壓力會對球員有什麼樣的影響?最明顯的就是打擊,可能因為緊繃或急躁,影響揮棒時機及軌跡。中華隊過去就有多位球員明明在國內有選球、有火力,到了國際賽碰到不熟悉的對手,應要更有耐心,但本壘板紀律(plate discipline)卻是立刻變差,那就會變成盲砲。昔日就曾出現陳致遠三場被11次三振、林智勝單場5K的情況,並非他們能力不好,而是壓力實在太大。目前熱身賽,中華隊已經出現打線串聯不佳的情況,這恐怕就是警訊。
還有就是守備問題,因為搭檔的不是平日賽季的夥伴,默契上本身就有所落差。而且不像在中職比賽,可以看到同一位打者擊百次以上的熟悉感,經典賽對手的擊球型態及落點,都只有情蒐給予的概略認知,防守需要更加專注、更即時的因應才行。但越怕出錯,就會越緊張,反而更容易發生錯誤。同樣在熱身賽,中華隊就出現不少失誤的狀況。
中華隊歷經多場熱身賽的洗禮後,讓球員得以適應這身球衣,不過真的大賽開始,又將是另外的挑戰。相較於第三屆的星光熠熠,這次的中華隊雖星度減少,但江山代有人才出,既年輕又有活力。他們都勇於挑戰,只怕一時抗壓性不足,無法發揮正常身手,還有8天的調整時間,就看教練團如何因應了!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