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深陷雙重國籍爭議 吳欣盈:我不會讓尾巴搖狗

Disney+湊好湊滿7人團有「同時看片」風險嗎?網留言一面倒

基層棒球隊招生不易 常見八大招必看

受到少子化衝擊,基層棒球隊近年招生困難。 學生棒球聯盟資料照片
受到少子化衝擊,基層棒球隊近年招生困難。 學生棒球聯盟資料照片

受到少子化衝擊,基層棒球隊招生困難,各隊教練無不用盡心思爭取選手,常見的招生方法有哪些?帶您來了解。

一、親朋好友介紹

透過親朋好友介紹而來的相當常見,尤其是像住在同村莊的,經常會有「呷好道相報(台語)」的情況,只要有一、兩個小孩打出成績,就會有連帶效應,帶起打棒球的風氣。

二、社區棒球

社區棒球發展蓬勃,不少校隊也開始組織自家社區棒球隊,可以說是「超前部署」,具有農場的概念,通常由校隊教練來訓練,自小一甚至更小就先「顧樁」,等到小朋友習慣這個體系,可以決定是否要挑戰科班,通常就會直接轉入自家校隊。

校隊自組社區是較為長久之道,如無法投入這麼多資源,有些科班教練也會利用社區舉辦比賽時,到現場去觀察、尋覓資質不錯的選手,遊說加入校隊,也是一個方式。

大溪仁善社區少棒是成功例子,球員可選擇往校隊發展。 大溪仁善少棒/提供
大溪仁善社區少棒是成功例子,球員可選擇往校隊發展。 大溪仁善少棒/提供

三、寒暑假棒球育樂營

不少校隊會在寒暑假舉辦免費棒球育樂營,用意在讓小朋友體驗,如果小朋友玩得開心,就會跟家長要求加入棒球隊,有些棒球育樂營還會贈送球具或是職棒球星簽名球等獎品,吸引更多人報名。

四、河濱公園、大魯閣

要尋找有興趣打棒球的小朋友,就要到對的地方去找,河濱公園假日經常有人在玩傳接球,或是會去大魯閣打擊場的人,就是潛在市場,像是高苑工商投手彭敬恆當初就是在大魯閣打擊場被國中教練發掘的。

五、運動會

有些教練會利用運動會期間去尋覓資質不錯的選手,藉由他運動上的表現,觀察速度、協調性,若是參加壘球擲遠或是標槍之類的項目,還可觀察臂力,對未來培養成投手、外野手具有指標性。

六、各班招生

社團球隊大多以校內生為主要對象,教練到各班招生成為常態,有的教練身兼體育老師會利用體育課設計棒球遊戲來吸引學生,有興趣者再往正式棒球訓練。

東園國小全隊75人,在國內少棒堪稱數一數二。 賴敏男/提供
東園國小全隊75人,在國內少棒堪稱數一數二。 賴敏男/提供

七、網路行銷

時代日新月異,人手一機,網路成為時下不可或缺的行銷方法,各球隊在臉書成立粉絲團、社團已是常態,藉由粉絲頁來宣傳球隊動態,經常更新能讓家長更了解球隊運作,也能讓有意想打棒球的人多了解,說不定就會慕名而來。

八、媒體曝光

球隊成績依舊是招生相當重要的一環,許多家長希望小朋友打球有前途,經常選擇名校,成績、風評維持好,對招生比較容易,這些經常要透過媒體曝光才能製造更大效益。

以上提供棒球隊常見招生方式,說到底,基層教練在經營球隊還是要勤快,不能怕麻煩,努力都是累積而來。

棒球專欄

相關新聞

中職/職棒星二代 滿載溫馨與期待的血脈傳承

【撰文・鍾亞芳】 職棒球員場上英姿不只影響無數小球員樹立目標,家中小寶貝從小仰視父親光芒,期許追隨腳步邁進,成為職棒星二代不只受到關注,背後也有不為人知心酸,職棒戰場必須靠實力生存,扎實努力付出

幹,謝謝所有人! 詹姆斯無愧史上最佳籃球員

「作為一名籃球員獲得的成就,我認為我是有史以來最佳球員,這就是我的自信,那是我努力獲得的成就。至於得分記錄是不是讓我達到另一個層次,我不清楚。」 NBA史上最多得分球員------ 詹姆斯(LeBro

76人攘外必先安內 快艇喜迎哈登著眼天賦的孤注一擲

喧騰多時的哈登(James Harden)「Trade Me」風波,突如其來的劃下句點,最終以哈登如願前往快艇收場。 快艇送出柯文頓(Robert Covington)、貝頓(Nicolas B

經典賽首次不用先打日韓 中華隊精銳盡出有機會兔然暴贏

2023年WBC世界棒球經典賽3月將點燃戰火,A組預賽將在台中洲際棒球場進行,面對美職軍團壓陣的巴拿馬、義大利、荷蘭,還有大聯盟、日職與本土球員組成的古巴,外隊來勢洶洶,中華隊要取得前兩名前進東京巨蛋

湖人強大鋒線對抗勇士無限轟炸 詹皇、柯瑞生涯最後決戰?

前三季其中兩支冠軍之師,今年2月25日在西區分別還僅排名第9與第13,季後賽皆被質疑老邁,也皆經歷過一輪苦戰並擊敗年輕高順位球隊。 柯瑞(Stephen Curry)率領的勇士,與詹姆斯(LeB

湖人超值換到八村壘 詹老漢獲援軍不用再蹣跚推車

洛杉磯湖人隊在戴維斯(Anthony Davis)受傷之際,靠詹姆斯(LeBron James)獨撐大局,上半季還沒結束完全燃燒,開季至今平均上場36.2分鐘沒休息,這樣下去遲早進廠大修。為此,球團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