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借鏡味全龍經驗 台鋼挑戰只會更大

台鋼集團計畫籌組第6隊進軍中職,外界好評聲不斷,然而,擺在眼前的挑戰還很多,甚至會比當初味全龍更艱難,也難怪中職會長蔡其昌日前表示,找到第6隊沒有鬆一口氣,「壓力才剛開始!」對台鋼、中職聯盟而言,第6隊成敗都具指標性意義。
外界好奇,台鋼集團由30幾家企業組成,且以鋼鐵、生技業為主,究竟是什麼樣的公司集團?中信、富邦、統一、味全都是民眾耳熟能詳的企業,日商樂天集團更具國際知名度,台鋼若入主中職,會由誰來主導呢?
另一個問題是,根據日前媒體報導,有日商集團可望以入股方式投入第6隊,初步可能先以冠名方式在中職登場。如果是這樣的話,台鋼集團在第6隊扮演什麼角色?該日商又能有多少主導權?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實在令外界好奇。
味全龍經驗告訴我們,扣除球團成立5年後可以拿回的經營保證金3.6億元,2024年台鋼打一軍例行賽之前,就必須至少花費10億元,未來每個球季可能還會虧損至少2億元,勢必得備妥充足銀彈。
以台鋼集團財力而言,錢或許不是太大問題,問題是,綜觀中職30幾年歷史,不管企業規模多大、財力多雄厚,只要投入職棒產業幾年沒有收到預期效果,或是遲遲拿不到總冠軍,年度預算勢必縮減,能做的事也會愈來愈有限,第6隊的願景或許很美好,但回歸現實面,萬一集團股東認為,花這麼多前組職棒球隊,成效不彰該如何是好呢?
更現實的問題是,La new熊、義大犀牛在高雄地區耕耘,但球迷就是不買帳,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高雄都沒有職棒球隊作為主場,台鋼進駐高雄,以澄清湖球場為主場,再納入屏東,高屏地區約350萬人口,能否經營得有聲有色,實在得打上一個問號。
味全重新建軍過程遇到很多問題,但至少有一票老龍迷為基礎,再找回老龍將進駐教練團,透過季中選秀、擴編選秀補強,去年首度征戰一軍賽事打得有聲有色,確實吸引許多新的球迷,或其他球隊球迷支持。
台鋼來到中職,球迷基礎從零開始經營,又沒有味全在北部地區廣大市場和強勁消費能力,先天就吃虧,如果起手式沒有太大亮點,一開始或許還有一股熱潮支撐,但經營幾年很快就疲乏,難以久持,這都是可以預期的事情。
台鋼集團人員後天(3月2日)赴聯盟遞交加盟意向書,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找到適任的領隊,以及專業的行政、行銷團隊,忌諱多頭馬車領導,如果能在簽訂意向書當天向外界釋疑,強調長期經營的決心當然最好。
職棒長期企盼的第5、第6隊陸續到位,當然利大於弊,長遠來看,中職回到6隊規模,大企業經營發展得有聲有色,家長更願意送小朋友去打棒球,畢竟看的到「前景」與「錢景」,基層球隊蓬勃發展,職棒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兵源,更多好手投入,球賽更精彩,才能開發新球迷,而非只是球迷板塊轉移。
反過來說,如果第6隊經營得並不順遂,衍生許多問題,那麼就失去增加球隊的意義了。過去國內職棒曾經一口氣有7隊,甚至11隊並存的時期,但問題不少,經過多年演變,小資企業退場,大企業進駐,中職確實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因此更需要台鋼用專業、審慎的態度經營職棒球隊,畢竟職棒不比職籃、甲組足球隊,需要投入的資源和心力,絕對數倍於此(和職籃、足球隊相較)。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