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決心重整陣容 拆解後場雙槍著眼未來

早在交易市場開始變得熱絡之前,就傳出本季戰績不上不下的拓荒者,打算透過交易全面重整陣容的消息,尤其在主將里拉德(Damian Lillard)信誓旦旦自己不會離開,又剛好因傷長期缺席,本季已經沒什麼希望的情況下,讓拓荒者的大拍賣變成了可能,只是很難想像的是,這賣得也太徹底了一點。
這已經不是里拉德第一次一覺醒來,發現其他先發隊友都不見了的經驗,做為近年來NBA極為難得的忠誠代表,必須為里拉德致上敬意,也希望這次拓荒者的重建之路,能走得比上次順利一些。
麥凱倫前進鵜鶘
由於多年來麥凱倫(C.J. McCollum)和里拉德的雙槍搭配一直無法在季後賽走得夠遠,即使在2019年一度意外殺進西區決賽,但雙衛在身材和防守上的劣勢擺在那裡,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那次殺進西區決賽、即使下場是被勇士4場橫掃,就已經是這個組合的巔峰,不要說更上一層樓了,想要再複製一次西決之旅,可能都是天方夜譚。
因此最遲在去年暑假傳出拓荒者想用麥凱倫跟76人交易西蒙斯(Ben Simmons)之後,尤其是本季4年級後衛西蒙斯(Anfernee Simmons)以39.2%的三分球命中率繳出場均15.8分的優異表現之後,拓荒者想將麥凱倫交易出去,為西蒙斯騰出上場時間和未來續約的薪資空間,早已是交易市場上公開的秘密。
只是看起來包括本季在內、合約剩下三年1億美元左右的麥凱倫看起來在交易市場上吸引力沒有想像中的大,尤其在稍早拓荒者和暴龍那筆交易成交之後,一度以為可能是麥凱倫真的賣不掉,只好先將比較好賣的鮑威爾(Norman Powell)和柯文頓(Robert Covington)送出去清理薪資,結果現在看起來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扣掉本季薪資的部分,這筆交易拓荒者送出了未來合約還有兩年7000萬美元的麥凱倫和一年967萬美元的南斯(Larry Nance Jr.),換回來的薩托蘭斯基(Tomas Satoransky)是到期約、哈特(Josh Hart)後面兩年2600萬美元的合約為非保障、而確定為保障合約的亞歷山大-華克(Nickeil Alexander-Walker)和盧查達(Didi Louzada)都還在跑新秀合約,兩人加起來2022-23球季的薪資都還不到700萬美元。
那就更不要說,隨後拓荒者再完成一筆三方交易,把亞歷山大-華克的剩餘合約再度轉手出去,換回兩張到期合約,清薪資的決心讓人嘆為觀止;換句話說,透過這些交易,除了2022年保護首輪以外,拓荒者最主要得到的,是一筆2100萬左右的交易特例,以及今年暑假6500萬左右的薪資空間。
當然,考慮到拓荒者應該會想留下成為自由球員的西蒙斯和中鋒諾基奇(Jusuf Nurkic),實際上可用的薪資空間不會有那麼多,但是一個接近頂薪的空間應該不難,能否在暑假吸引另一名球星來和里拉德聯手,將決定這筆交易是否物有所值。
送快艇新年大禮?
在這兩筆交易發生之前,原本拓荒者本季團隊薪資高於豪華稅門檻300萬美元左右,導致第一筆將鮑威爾和柯文頓送去快艇的交易,看起來很像是為了避稅而不得不的舉動,但在第二筆交易發生之後,第一筆交易就變得難以索解。
做為到期約又以防守功力聞名的柯文頓,對於離季後賽漸行漸遠的拓荒者來說意義不大,但對於有意爭冠的強隊來說,這類型的球員出現在交易市場,無庸置疑的會是相當搶手的正資產,而鮑威爾的五年9000萬合約看似總額很高,但對照他的身手也不算離譜。
尤其隨著轉播合約即將更新,預計兩三年後團隊薪資又要再大漲一波,像鮑威爾這種長期合約只要不受大傷或無預警突然退化,合約後半段甚至有機會變成優質資產的情況下,很難想像快艇居然只拿三名用不太到的球員和一枚次輪籤就能換到,只能解釋為鮑威爾這張長期合約真的被當成沒什麼價值的資產在賣,也不得不羨慕快艇,老闆不怕花錢真好。
而你說這筆有清到薪資嗎,先不說後續麥凱倫那筆清得更徹底,單就這筆交易來看,換回來的布萊德索(Eric Bledsoe)、溫史洛(Justise Winslow)和新秀強森(Keon Johnson)都是2022-23球季還有合約的球員,即使布萊德索僅以保障部份390萬計算,這三名球員下季薪資加起來也超過千萬,確實比明年1676萬的鮑威爾便宜沒錯,但這差距也實在蠻有限的。
總之,拓荒者想拆里拉德和麥凱倫雙槍,想趁著主將受傷戰績不佳的這一年重建,這些都是不難理解的操作,只是在成功清出薪資空間之餘,拿回來的未來資產稍微嫌少了點,只能期待這個好不容易騰出來的薪資空間,是否能讓拓荒者在接下來的自由市場有所斬獲了。
想看更多精彩評論,歡迎光臨Marion的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josephhou0418/
Marion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yourphoenixsuns/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