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北京冬奧?日韓不同調 歐盟立場難統一
各國抵制北京冬奧愈演愈烈,五眼聯盟成員美、澳、英、加、紐相繼宣布外交抵制後,歐盟及亞洲國家的態度也備受矚目。歐盟委員會7日回應,並未打算支持美國的立場;日本則在討論降低參加北京冬奧的代表團層級,作為響應美國的折衷方案;南韓不打算外交抵制,但沒說明首爾是否會派代表團。
一位義大利政府官員6日表示,義大利不會加入美國的抵制行動,而法國、德國則不置可否。
據外媒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的辦公室7日表示,法國將在這個問題上「在歐洲層面進行協調」。
德國新總理蕭茲拒絕回答抵制問題。他6日強調了德國與美國的密切關系,但表示柏林尚未決定如何處理奧運會等具體情況。
俄羅斯、以色列、印度則相繼表示,將派遣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
立陶宛教育、科學暨體育部長舒格日迪尼聶(Siugzdiniene Jurgita)上月就表示,不會參加此次冬奧會。
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像奧運會這樣的大型體育賽事擁有普遍的觀眾,「可以有助於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積極的價值觀,促進自由和人權。我們已準備好為此做出貢獻。 但是,此類平台不應用於政治宣傳。」聲明強調,「對於冬奧會來說歐盟尤為重要,因為它完全由歐洲國家主導。」
法國東亞與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巴黎政治學院副教授彭達茲(Antoine Bondaz)指出,歐盟很難就杯葛北京奧運做出統一的決定,他認為是否杯葛,應該會由歐盟各成員國自行決定。有多個歐盟成員國例如義大利和法國,並不考慮做出類似的決定,原因很簡單,因為法國將於2024年舉辦奧運會。
彭達茲強調,呼籲杯葛北京奧運的由跨黨派成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議會聯盟IPAC的立場,僅僅代表各國的議會,最終是否進行外交杯葛還需由各國政府決定。
此外,據報導,鑑於南韓未參與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停止在華上演六年的南韓電影再度登上中國銀幕,顯示兩國關係正在改善。12月3日,南韓電影「哦!文姬」在中國院線上映,中國已經放棄抵制南韓的行動。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