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地震前15秒國家級警報 氣象局揭曉為何不再搖了才響

花蓮今天凌晨發生規模6.6強震,但在地震發生前15秒國家級警報就發出,對此,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這次警報出去時間12秒,差不多有15秒預警時間,算是相當的長,國家級警報作業上不敢說非常滿意,但還算差強人意。
他說,上周南投地震,氣象局對符合門檻的四縣市有發四級警報,在這方面的努力,前一兩年預警的手機警報方面,有些參數陸陸續續從錯誤中學習,做些調整。
他說,如果有人感覺搖了才響,要看所在位置,如果比較接近震央,這個地震太大,地震大P波衰減不會那麼快,你可能先感覺到P波,這時警報還沒到,每秒走5.5-5.6公里。至於S波每秒走3.6公里,我們主要防的對象是S波,P波來預估S波,P波先到、警報響,並不是我們做的不夠,而是本來的科學上學理就是這樣。
陳國昌說,至於比較遠的台北、新竹、桃園這幾個地方,P波已經衰減掉了,感受到的是S波,這個警報是一定會先響的。
夜半國家級警報大響,過了幾秒才感受到地震劇烈搖晃。是怎麼做到的?「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粉專說,為了強化地震預警系統,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於2020年開始辦理「地震預警精進計畫」,截至今天已增設超過百個即時觀測站,這些新增的即時測站讓地震預警的發布時間,從16.2秒縮短至14.8秒,後來更因測站密度增加與新的解算模組,再次將發布時間減少為10.3秒。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粉專說,目前,「地震預警精進計畫」仍持續執行中,未來將會有更多即時測站,來強化地震預警的精準度與反應時間。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粉專說,地震預警是為了讓大家有充分的時間應變,下次聽到警報聲,記得「趴下、掩護、穩住」。如果是睡到一半被吵醒或震醒,也要用枕頭保護頭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