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親擬國慶演說初稿 府發言人:中秋節前開始準備

今天是中華民國110年國慶,蔡英文總統今早在國慶大會發表演說,主題為「共識化分歧、團結守台灣」,包括兩岸、國際、內政共有五部分。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透露,今年的國慶演講,背後有很長的故事,也可以說是蔡總統從2016年以來執政的心路歷程。其實在中秋節前,蔡總統就自己草擬了部分初稿,從中秋連假期間,便開始進行討論。
張惇涵也說,「這是身為一位不再競選連任的總統,在接下來的任期當中,唯一沒有大選激情的國慶日,想對所有國人說的內心話。」
張惇涵指出,蔡總統心心念念想跟國人報告的是,台灣當前正面對複雜嚴峻的空前挑戰,但同時,也是國際社會空前高度關注台灣的關鍵時刻。尤其是國際社會越來越肯定台灣是確保區域和平穩定的貢獻者,世界各國對台灣的支持力道,也越來越強。「但是,當我們越來越好,中國給我們的壓力就越來越大。我們不冒進,但面對壓力,我們也不會屈服。」
「對外,我們身處最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對內,則是有過度的政治對立。因此,總統的演講緊扣著團結台灣與化解分歧,這正是此時此刻,我們要有的堅定心理認知。」張惇涵說,這也就是蔡總統之所以強調,從1949年中華民國立足台灣以來,歷經了72年,在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的努力下,成就了今日中華民國台灣的嶄新樣貌。在發展歷程中,國家的樣貌有所轉變,但有些堅持,歷經一代又一代的人,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不會改變。
蔡總統演說提到「四個堅持」團結化解分歧,張惇涵說,如果沒有這「四個堅持」,中華民國無法立足台灣的72年屹立不搖;如果沒有這「四個堅持」,不會被國際譽為民主燈塔;如果沒有這「四個堅持」,今天不會在這裡,慶祝中華民國110年國慶。這一方面,是向國際社會,清楚傳達台灣人民的堅定立場;另一方面,蔡總統期盼,政黨雖有競爭,但應該以「四個堅持」的最大公約數為團結基礎,對內良性競爭、對外團結一致。
而對蔡總統來說,從2016年執政以來,施政有三大方向,第一是勇於改革,第二是壯大國力,第三則是要為國家長治久安打下良好基礎。「這是她身為總統,對總統責任的設定,也是對國家發展的期待。」
張惇涵說,國家要長治久安,許多長年爭議的議題,必須找到最大公約數。尤其許多議題已經走到了最後一哩路,像是政府體制和組織、地方制度、國土規劃、轉型正義、能源政策等重要的政策議題,必須放下過度的政治操作、凝聚更大的社會共識,共同尋求中華民國與台灣共存共榮的途徑。蔡總統的態度很清楚,「面對挑戰,我們團結有以待之;面對分歧,執政者要展現包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