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漲定了 李克強拍板最高調20%

9月以來,因煤炭供應持續短缺等因素,中國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現象,不少企業因此被迫停產。為緩解「電荒」問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8日常務會議中拍板,將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範圍由原本分別不超過10%、15%,放寬為原則上均不超過20%,但高耗能行業電價不受20%漲幅限制。
新華社9月底一篇關於當前缺電問題的調查報導指出,造成多地限電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沿海省市疫後經濟復甦強勁,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二、煤炭價格大漲,煤炭供應緊張,火電企業虧損,發電出力不足。
報導稱,天然氣、煤炭價格高漲,資源供應緊張,但上網電價維持不變,火電企業大面積虧損,發電積極性不高。
廣東一家發電企業負責人就表示,現在火電每發1度電就要虧損人民幣7、8分,如果機組全開,電廠一天虧損人民幣上百萬元。
為此,中國多地日前已透過拉大離尖峰時段電價,變相上調電價。如廣東1日起,就將峰平谷電價比從原來1.65:1:0.5調整為1.7:1:0.38。
新華社報導,李克強在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指出,今年以來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電力、煤炭供需持續偏緊,多種因素導致近期一些地方出現拉閘限電,給正常經濟運行和居民生活帶來影響。
報導稱,針對今冬明春電力、煤炭供求壓力依然較大的情況,會議提出六大措施確保電力和煤炭供應:
一、堅持民生優先,保障好群眾生活和冬季取暖用能。二、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儘快釋放產能,加快已核准且基本建成的露天煤礦投產達產。交通運輸部門要優先保障煤炭運輸,確保生產的煤炭及時運到需要的地方。
三、支持煤電企業增加電力供應。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政策,引導鼓勵金融機構保障煤電企業購煤等合理融資需求。
四、改革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將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範圍由分別不超過10%、15%,調整為原則上均不超過20%。對高耗能行業可由市場交易形成價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五、加快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建設。六、堅決遏制「兩高」項目(指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
分析稱,中國此次電價調整基本不影響民生用電,主要是工商業用電將允許按標準交易電價上調不超過20%。
因此高耗能行業中的用電大戶將面臨明顯的成本壓力;由於官方此次允許電價上調的幅度頗高,企業恐被迫將成本轉移至下游產品售價,而眾多高耗能產業中國都是全球重要生產基地,會否因此加劇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值得關注。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