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蛋荒沒得吃缺營養? 北市聯醫推薦蛋白質替代解方

國內蛋荒持續延燒,民眾買不到雞蛋時有所聞,外食族也會猶豫是否要加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指出,雞蛋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缺蛋情況下,可選擇豆製品、魚類、肉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替代,同時提供「雞蛋替代食物份量一覽表」,解決大眾缺蛋煩惱。
北市聯醫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說,1顆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約7公克,改吃半盒嫩豆腐、一杯190毫升的無糖豆漿、1.5片五香豆乾、一小把約50顆毛豆、半掌心的肉類及魚類,均可攝取等量的蛋白質。
營養師戴暐庭說,民眾選擇可依「豆魚蛋肉」依序攝取,富含植物性蛋白的豆製品能作為首選,肉類則避開油脂含量較高的三層肉或香腸、熱狗等加工肉品。
雞蛋近來頻傳缺貨,戴暐庭說,早餐的水煮蛋或茶葉蛋可換成豆漿或豆干、豆腐、豆皮等,午晚餐能替換為肉類、魚類、海鮮類做替換。若真想吃蛋,在同等重量下,鴨蛋與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相似,也是替代選擇之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