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走私肉品現食安隱憂 張麗善籲全面禁廚餘養豬

非洲豬瘟走私肉品案引發社會關注,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表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去年6月正式將台灣從口蹄疫區除名,此次事件攸關國家食安及畜牧產業,不能讓台灣再因非洲豬瘟又陷入另一窘境,她提出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加強邊境管理、嚴謹追蹤流向徹底焚毀、嚴格追查進口肉製品,及來源不明標示不清絕對不買等5大訴求,並呼籲中央立即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防堵任何破口。
農業處長吳芳銘表示,人體若食用到含有非洲豬瘟的豬肉製品較無直接影響,但若變成廚餘,被畜牧場拿去養豬,豬隻就會染疫甚至傳播,因此有相關肉製品或過期品要丟棄,不可丟到廚餘桶,必須交給清潔隊員或丟進垃圾車裡,經過焚燒、銷毀才可以杜絕病菌傳播。
吳芳銘說,廚餘高溫殺菌的條件必須以90度高溫連續50分鐘烹煮才能餵食豬隻,非常費工,不過雲林縣內的豬農都有高度共識,從落實禁用廚餘養豬近3年都改用飼料養豬,去年7月之後已查不到有違規使用廚餘養豬情形。
張麗善表示,國內目前禁用廚餘養豬的縣市包括雲林、台東、花蓮、金門,她認為,歐盟、澳洲及美國境內許多州都早已禁用廚餘養豬,這項禁令除是保護本土養豬產業,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
張麗善指出,當宣布雲林縣禁止廚餘養豬時並未獲中央支持,中央反倒提出10多億預算,補貼協助廚餘養豬戶建立廚餘蒸煮設備,如今走私豬肉製品案反映出國門邊境檢疫疏失,顯示有破口之虞,她認為中央藉此機會應當機立斷,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降低非洲豬瘟進入台灣的風險。
縣府農業處表示,縣內目前有1219場養豬場,其中高風險有17場,中風險有48場,農業處及動植物防疫所相關人員今、明兩天,及下周啟動第1階段加強稽查作業,針對高風險及中風險共65場嚴格清查是否有違規使用廚餘養豬情形,另第2階段則將進行其餘1154場養豬場的稽查作業。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