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動員稽查非洲豬瘟走私品 遏阻非法流入市面

行政院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查獲走私越南豬肉製品驗出非洲豬瘟病毒,走私肉品疑流入市面,屏東縣政府連夜動員農業處、環保局、衛生局、警察局等兵分多路,追查肉品可能流向,加強稽查縣內102家廚餘養豬戶及122場廚餘轉飼料場養豬戶,未發現違規情形。縣長潘孟安說,要求相關單位落實察查,維護民眾食的安全,請鄉親注意不要購買來源標示不明的肉製產品。
屏縣府指出,國內首次查獲非洲豬瘟肉品走私入台,醃製品傳染率極高,農委會研判走私業者不只這批,之前可能已進來,針對全國一千多家下游在追查相關製品流向。
被查獲業者非法從越南進口豬肉製品,有含肉月餅、熱狗、火腿腸及豬肉捲等產品,貨物流向大多為外籍新住民。縣警察局22日晚間依據業者清冊,連夜動員屏東、里港、潮州、內埔、東港等五分局42名員警兵分多路,分別到高樹鄉、鹽埔鄉、里港鄉、內埔鄉、東港鎮、潮州鎮等21處所查緝,僅發現部分越南當地特產、日常用品、衣物等物,未發現違規肉製品,持續清查各轄區越南商店與越南餐廳等地。
今天一早,農業處會同環保局、衛生局、警察局與農委會視訊會議,研議因應措施,將由衛生單位加強越南(東南亞)販賣店生肉及肉製品查核,若有走私或不法肉製品,集中送動防所處理;越南餐飲餐廰部分,列為查察對象加強稽查。
農業處偕同環保局兵分5路,全面稽查縣內102家廚餘養豬戶,稽查重點包括確認養豬場蒸煮設備是否可運作、蒸煮時是否持續攪拌及維持中心溫度至少90度C、蒸煮1小時以上,同時確認廚餘收受來源,及注意現場是否有斃死豬隻等情形。
農業處稽查122場廚餘轉飼料場養豬戶,與針對20頭以下小養豬戶,清查並輔導禁止未經合法申請者使用廚餘。若有發現未依規定申請檢核登記的畜牧場,可依廢棄物處理法移送環保單位告發,或依飼料管理法移請畜產科依法裁處。
潘孟安說,養豬是屏東重要經濟產業,非洲豬瘟病毒傳染力強,廚餘、加工肉製品都是傳播途徑之一,一旦擴散,影響民眾健康,並衝擊產業,縣府團隊全力圍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