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學測自然/新冠病毒、諾貝爾獎入題 多選題刪去法一看便知
首日大學學測第二科考自然,考生認同出題靈活度相當高,疫情COVID-19、諾貝爾獎均入題,考題難度與試辦學測差不多,「不會被嚇到」;多選題還可用刪去法,「一看就知道」;圖表學術性質高,需要思考。
中部黃姓考生說,自然科各科出題相當平均,考題寫起來比以前十年來都更靈活,但只要基礎觀念夠,難度與試辦學測差不多,「不會被嚇到」。
「108課綱就是看你底子夠不夠厚」,黃姓考生說,部分考題是高中選修課程,但其實國中就學過,做題要懂得延續,將以前所學知識「挖出來」運用。
例如49至54題組,血液流速反射波頻率是考物理概念,但要先知道血管流速,這部分就是選修物理範圍,但以前國中就學過,要懂得融會貫通作答。
第1題考颱風,以前考題只考颱風路徑、對台灣造成影響,這次突然考颱風行經過程造成的受力?要將地科融入物理概念,用速度判斷物理的受力,出題相當靈活。
中部徐姓考生指出,選擇題都不難,可以善用刪去法,多選題選項錯誤很明顯,「一看就知道」。倒是混合題的圖表有些太學術性,「實在看不懂」,而有些題目不需要看圖表,從題幹分析就能作答。
考生普遍認為,混合題要手寫,計算時要清楚寫出計算程式,得讓改卷老師看懂、圖表也要畫清楚,比較花時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