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損損失3.3億 補助首次免勘查

連續豪雨造成中南部災損嚴重,截至昨傍晚,農產及民間設施估損失已飆到三億三四八四萬元。農委會昨公告彰雲嘉南高屏等七縣市全域全品項,苗栗縣、台中市及南投縣等三縣市部分品項辦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農委會說,後續仍會進行現勘,但將加快現勘速度,現勘規範近日另行公告。
教育部也統計,截至昨天下午三時,全國累計二一八校受災,以高雄市七十校最多,其次是嘉義縣四十六校,台南市廿七校再次之,初估損失金額三六七一萬餘元。
蔡英文總統昨天在勘災時表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免勘查的農損補助,要讓農民在一個月內復耕,以維護國內農產的產銷均衡、價格穩定。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說,已指示從簡、從速、從寬,不必申請勘查,曠日廢時,也會加速撥款。
以前的農損補助,要逐筆勘查才公告災損區域發錢,現在直接公告,但這只是先讓農民有資格申請,仍必須事後由人工去確認。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農民可拍照存證十日內提出申請,但還會複查,至於簡化現勘方式,會在這兩天公告。
根據農委會統計,農產損失三億二六一二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七一九三公頃,損害程度二成;受損作物主要為木瓜,被害面積七二六公頃,損害程度二成一,損失金額八五三九萬元,其次為落花生、龍眼、紅龍果及絲瓜等。
以縣市來看,以高雄市損失五八九七萬元(占整體百分之十八)最多,其他雲林縣也損失五四一八萬元、南投縣五○七○萬元、嘉義縣損失四五一八萬元、屏東縣損失四五○四萬元、台南市損失四一○四萬元及彰化縣損失二八九六萬元。
陳駿季表示,公告辦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除了參考雨量外,還包括農改場人員現勘、地方政府查報情況,大型災害不可能等到改良場看完後才處理,這樣勘災太慢,因此全台各試驗改良場開過專家會議,作物到底需要多少水才能活下來,雨水過多,土壤含水飽和,根系無法呼吸,這些經過專家會議評判後,作物生長受影響有標準。以木瓜為例,從七月卅一日開始,屏東雨量超過一千毫米,有些地區不用看就知道災損程度。
雲林西螺果菜市場表示,中南部多數農田積水,致蔬果貨源短缺,各類蔬菜上漲,總平均價格從每公斤四十三點八元,漲至昨天已達每公斤五十多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