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敵癌症病魔!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病逝

中職/龍隊劉基鴻三分彈炸出本色 單場4安讓兄弟吞開幕二連敗

圖文開箱/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搭配Xperia Stream 玩Game火速散熱

▲搭配Xperia Stream配件的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
▲搭配Xperia Stream配件的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

Sony Mobile在今年9月揭曉的Xperia 1 IV Gamimg Edition電競特仕版,以及遊戲專屬配件Xperia Stream,確定將在台灣市場推出,筆者此次也實際體驗此款手機與配件設計,並且分析此款產品背後發展想法。

此次推出的Xperia 1 IV Gamimg Edition電競特仕版,將會搭配遊戲專屬配件Xperia Stream一同銷售,但後者也會以單獨配件形式銷售,並且能用於先前已經在市場銷售的Xperia 1 IV。

而Xperia 1 IV Gamimg Edition電競特仕版與先前推出的Xperia 1 IV主要差異,在於內建記憶體增加至16GB,儲存容量則提供512GB,而機身配件僅推出黑色款式,其餘設計與操作功能都與Xperia 1 IV相同,並未額外針對遊戲需求作額外客製化設計。

▲Xperia Stream與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後者主要將記憶體容量增加至16GB,並且採用黑色調外觀設計
▲Xperia Stream與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後者主要將記憶體容量增加至16GB,並且採用黑色調外觀設計

▲Xperia Stream可用於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或是上半年推出的市售版Xperia 1 IV
▲Xperia Stream可用於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或是上半年推出的市售版Xperia 1 IV

▲Xperia Stream持握部位加入止滑紋路設計,中間則配置偌大的主動式散熱風扇
▲Xperia Stream持握部位加入止滑紋路設計,中間則配置偌大的主動式散熱風扇

因此,重點還是在於此次同步推出的遊戲專屬配件Xperia Stream,標榜能以最高可達10200轉的主動式散熱風扇,直接對機身背面吹風驅熱,而底部更提供可連接外部電源的USB-C、RJ-45有線網路連接孔、HDMI顯示輸出,以及3.5mm耳機連接孔,讓使用者能在遊玩過程維持手機高效能輸出、維持電力運作,同時也能透過有線網路確保連線穩定,並且能將畫面送到外接螢幕呈現,或是透過連接設備轉存成影片檔案。

Xperia Stream可貼合Xperia 1 IV機身背面,能將空氣導流吹送到手機螢幕前方,形成從後方機身到前方螢幕的循環風流,藉此讓Xperia 1 IV更有效率地進行降溫。配合遊戲增強器介面設定,使用者可以自訂Xperia Stream的風扇轉速,藉此針對不同遊戲設定差異化散熱表現,或是自動開啟風扇驅熱。

▲Xperia Stream內側採特殊導流風孔設計,側面則透過USB-C介面與手機連接
▲Xperia Stream內側採特殊導流風孔設計,側面則透過USB-C介面與手機連接

▲底部提供可連接外部電源的USB-C、RJ-45有線網路連接孔、HDMI顯示輸出,以及3.5mm耳機連接孔
▲底部提供可連接外部電源的USB-C、RJ-45有線網路連接孔、HDMI顯示輸出,以及3.5mm耳機連接孔

由於是針對Xperia 1 IV機身打造,因此Xperia Stream目前僅能用於Xperia 1 IV Gamimg Edition電競特仕版與Xperia 1 IV兩款手機。至於本身外型設計亦可當作「立架」使用,可方便將Xperia 1 IV放在桌上觀看影片。

▲透過底部平面設計,Xperia Stream亦可當作「立架」使用
▲透過底部平面設計,Xperia Stream亦可當作「立架」使用

▲包含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Xperia Stream的組合
▲包含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Xperia Stream的組合

▲Xperia Stream型號為XQZ-GG01
▲Xperia Stream型號為XQZ-GG01

為什麼Xperia Stream未搭載額外自定義按鍵設計?

依照Sony的看法,打造Xperia Stream配件最主要目的,其實是為了讓手機維持穩定效能輸出,同時主要是針對電競賽事需求打造,並非主要針對一般使用者需求打造,因此為了確保賽事操作公平性,並未額外加入可自定義按鍵設計,維持僅透過螢幕操作遊戲內容的使用模式。

而底部的多種連接埠設計,在實際使用可能多少還是會妨礙手部操作,未採用轉接配件簡化連接手機端的線材複雜度,藉此降低影響操作手感的原因,可能與為了確保各線材連接時不會因為節點增加,導致影響傳輸訊號有關。

▲透過Xperia Stream配件讓手機效能維持穩定
▲透過Xperia Stream配件讓手機效能維持穩定

為什麼不打造一款專為遊戲設計的手機?

先前有不少傳聞指稱Sony計畫推出一款專為遊戲設計的手機,甚至可能歸類在Xperia PRO系列機種,但從此次推出的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來看,主要還是僅將記憶體容量增加至16GB,並且採用黑色調外觀設計,在遊戲應用部分主要還是配合內建遊戲增強器,以及Xperia Stream配件提升遊戲使用體驗。

▲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
▲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

從目前Sony產品規劃來看,主要還是聚焦在相機拍攝、攝影,以及音樂相關應用,至於今年推出的Xperia 1 IV更進一步強化線上直播與行動錄音室的使用體驗,顯然尚未計畫特別針對遊戲打造一款專門使用手機,或許更代表雖然遊戲市場發展機會相當大,但以Sony看法仍認為透過在旗艦手機強化遊戲體驗即可滿足多數需求,因此在產品設計上仍會著重在多數消費者關注功能。

而另一方面,Sony並未考慮推出遊戲手機產品的原因,可能也跟過去在Sony Ericsson時代推出的Xperia Play,最終呈現叫好卻不賣座的情況,因此也讓Sony對於打造遊戲專用手機的想法有所保留。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開箱

延伸閱讀

Cooler Master打造全新電競娛樂品牌 首屆MASTER CUP榮耀盃邀百萬網紅率隊激戰

10月萬聖節系列活動!新北電競基地29日起狂歡2天

Sony Honda Mobility將於北美製造電動車,最快預計在2026年春季開始交車

Sony攜手Honda進擊電動車市場 2026年春季北美率先交車!

相關新聞

開箱影片/三星Galaxy S23旗艦小手機超強續航力 外拍不輸iPhone 14 Pro、價格更省萬元

三星(Samsung)2月推出Galaxy S23系列等3種款式,當時吸引不少星粉預購。YouTube頻道「好放HaveFun」日前開箱6.1吋小尺寸的「Galaxy S23」,讚賞它雖然是小手機,但擁有超強續航力,每天玩一小時《原神》,基本上一天充一次沒有問題,稍稍可惜的是充電速度沒有特別的加強,原廠充電器最快為25W 快速充電效果。

開箱影片/Xiaomi 13、Xiaomi 13 Pro實測拍照濃濃徠卡味 他讚這款值得入手

小米的Xiaomi 13系列新品登台囉,依據不同等級分為Xiaomi 13 Lite、Xiaomi 13、Xiaomi 13 Pro,Xiaomi 13和Xiaomi 13 Pro配置Snapdragon 8 Gen 2 晶片外,並與徠卡合作,搭載5000萬畫素3鏡頭。YouTube頻道「束褲3C團」的阿貴以拍角角度開箱實測,表示Xiaomi 13和Xiaomi 13 Pro除了尺寸上的不同,Xiaomi 13 Pro更有一吋感光元件,相當具有誠意。

開箱影片/三星Galaxy S23 Ultra「主鏡頭超有料」 3重點實測驚:這才是8K錄影

三星(Samsung)今公布台灣版Galaxy S23系列價格,更讓星粉期待。YouTube頻道「邦尼幫你」搶先開箱旗艦款「Galaxy S23 Ultra」,表示今年S23 Ultra依舊延續Note系列,但外型「更為方正」,「要叫它Note 23 Ultra我也是不反對」,邊緣握感佳,並調整曲面邊緣設計,更適合S pen書寫。另外螢幕採用康寧大猩猩 Victus 2玻璃,標榜可在1公尺高的混凝土等尖銳地面撞擊不會碎裂。

圖文開箱/三星Galaxy S23系列差在哪裡?外觀、規格比一比

三星揭曉今年度的旗艦手機Galaxy S23系列,其中以更一致的設計元素呈現此次外觀,不僅將過往具識別性的主相機模組平整化,更讓所有款式機種採用相同配色設計,僅在機身尺寸、功能對應不同產品定位,藉此吸引不一樣的用戶族群。筆者此次也同樣做了主要規格比較表,藉此一窺三款手機主要規格上的差異,並且比較三款手機實際外觀不同之處。

開箱影片/白色鍵鼠激購買慾!ROG Falchion Ace鍵盤觸控板便捷 Gladius III Wireless AimPoint滑鼠手感飽滿

3C產品披上白色外觀是否有種購買的魔力?YouTube頻道「邦尼幫你」日前開箱ROG白色鍵盤、滑鼠系列,ROG Falchion Ace為65%的68鍵有線鍵盤,這次推出白色版本,有紅軸、茶軸和青軸可選擇,為懸浮設計,白鍵盤配上顏色金屬蓋板,配上RGB燈效,每個鍵盤都被RGB燈光包覆著;側邊有觸控板可上下滑動或點選調整音量,配合RGB燈效更是科技感十足。此外,Type-C接孔也分成左右兩個,可接上2台PC切換,相當方便。ROG Falchion Ace定價2990元。

開箱影片/漲價的iPad 10和iPad 9買哪台?這3點決定、非全貼合螢幕恐成致命傷

蘋果(Apple)iPad 10和M2版iPad Pro無預警地在昨(22)日開賣,《聯合新聞網》也報導價格也比前代調漲不少,不少網友笑稱使用A14晶片的iPad 10價格不再是「入門款」,入手iPad 10如同被當盤子,但事實真的如此嗎?YouTube頻道「Linzin 阿哲」將它與iPad 9比較,並提及應注意之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