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益友APP僅1.5星 醫生批難用:診療時間多5倍

疫情升溫,政府力推健康益友APP,讓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等3類對象快篩陽性時,可線上預約視訊診療。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舉行記者會批評,該APP網路評價只有1.5顆星,使用評價差,衛福部去年4項相關採購案,總決標金額近6千萬元,「預算白花了」;民眾黨新北市板橋區議員參選人吳達偉更透露,有醫護人員反映APP視訊診療十分難用,比實體看診多出5倍時間。
立委高虹安指出,健康益友APP難用又落後,5月初以來就湧入1000多則評論抱怨系統塞車、驗證程序當機等問題,連指揮中心都在5月12日呼籲民眾別湧入,所謂「健康的好朋友」根本就無能滿足民眾亟需的診療需求;
她也直言,第一線醫療人員反映通訊診療系統可說「落後到爆」,不僅缺少身份把關機制、醫令系統也未跟進,醫師需要花費大把時間一一核對人名,也無法做資料存證,人工智能變成「工人智慧」,無疑再度加重醫護的工作負擔。此外,去年曾因PCR通報不及引發熱議的「校正回歸」,近來法定傳染病每日通報件數又開始與當日指揮中心公告新增病例數產生落差,是否又發生量能不足導致即時疫情掌握落差,同樣值得關注。
民眾黨團幹事長張其祿表示,PCR採檢或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資料上傳疾管署後台,民眾可第一時間從健保快易通APP得知是否確診,不過中央法傳系統流程緩慢,導致隔離通知單開立不及、確診者關懷程序無法啟動,引發不少民怨。2年多下來,政府投入1204億做防疫動員,近期確診人數迅速飆升,快篩、確診通報與視訊看診卻通通出包,行政院還要將紓困條例施行期間延長1年,動支剩餘的1300億元,「逼迫納稅人含淚同意」。
張其祿也提到,衛福部去年共有4項遠距看診平台設置、資源整合相關的採購案,總決標金額高達5997萬元,最後成果讓人民和醫療人員抱怨連連,指揮中心推廣的健康益友APP也被詬病。除此之外,政府數位看診政策忽略長者及弱勢者的數位落差,最後急就章拋出「電話問診」,再度把問題甩鍋第一線醫護。
新北市板橋區市議員參選人吳達偉表示,有醫護人員反映,用該APP看診,「看一個病人的時間,可以在診所看5個人,時間多5倍,有比較好用嗎?」吳達偉也表示,該APP反而浪費醫護人員更多時間,「健康益友APP要當益友不是當損友」。
新竹市南區市議員參選人許登淇說,許多長者反映不會操作APP,跟地方衛生局聯絡,也沒獲得妥善指導,政府應該做民眾最大後盾,體恤民眾需求。
▪【疫情專題】7月6日新增本土34,499例、境外移入78例 確診死亡95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