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孕婦未滿36周 增2條件可收治住院

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後,演變重症風險較高,衛福部昨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兒科醫學會開會,針對確診孕婦臨床收治指引修正,包括36周以上確診孕婦原則收治住院、或經評估可在家休養;未滿36周確診孕婦,需評估若有嚴重症狀或危險因子,可收治住院。
指揮中心先前公布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醫院收治包括中重症、高齡(70歲以上)、血液透析、懷孕36周以上確診者;其餘依條件收治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居家照護管理,均已與醫院設綠色通道,因應緊急醫療後送需求。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指出,過去僅規定36周以上確診孕婦可住院,以下則是收集中檢疫所,新版指引有增加部分細節,包括36周以上確診孕婦會告知風險、不強制住院,未滿36周者則評估是否有嚴重症狀或危險因子,視情況可收治住院。
黃建霈表示,若確診孕婦出現意識昏迷、呼吸困難或喘等症狀,建議盡快到急診就醫;危險因子包括高齡產婦、肥胖、慢性病等重症危險因子,在轉為重症前可先使用抗病毒藥物,否則一旦轉為重症,有66%機率、將近三分之二機率會致命。
黃建霈說,是否完整接種疫苗,也新增為風險因子之一,未打2劑連基礎保護力都不夠,以Omicron來說最好施打3劑。但並不代表未完整接種疫苗者需要住院,但重症機會高,會建議留院觀察。若無嚴重症狀、也沒有危險因子的確診孕婦,也不一定要住院,會讓孕婦選擇。
黃建霈說,確診孕婦通常至少要住院7天,PCR檢測才會轉為陰性,若已懷孕36周,提前生的比例高,醫院從評估產婦要剖腹產,到準備開刀房,至少要1至2小時時間,若確診孕婦懷孕38周,這時不建議返家休養,因為若突然急產,衝到急診也可能來不及處理。
黃建霈建議,婦產科可增開「視訊門診」,確診孕婦有輕微症狀時可請醫師評估是否需就醫;一般產婦也可諮詢、開藥,減少奔波及染疫風險。不過不一定每間診所都能力加入視訊行列,仍要經過設定。
黃建霈指出,也建議婦產科可設立「緊急諮詢通道」電話,若孕婦晚上突然出血,可緊急聯繫評估是否需要就醫,否則孕婦每次有狀況,都要衝急診,若要立刻住院也很不方便,建議可先用諮詢專線了解。
黃建霈認為,居家「照護」這兩字最重要,建議產婦確診後,優先給原本產檢醫師看診,因較清楚孕婦狀況;他也提醒,有症狀不代表嚴重度,還是要適當分流,雖然孕婦也需要綠色通道,但一次大量孕婦來診也會塞車。
針對孕婦使用新冠抗病毒口服藥物,黃建霈說,通常28周以上即算危險因子,服用抗病毒口服藥物不容易影響嬰兒畸形,若有影響通常是在前3個月。無論是新冠疫苗或是藥物,基本上都有副作用,但比起染疫引發重症,仍要評估其使用必要性。
▪【疫情專題】7月3日新增本土32,567例、境外移入114例 確診死亡88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