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類清冠」 陳時中:名稱不能混淆視聽

指揮中心防疫期間屢創新名詞,包括「類清零」、「類普篩」,甚至隔壁的交通部在5月1日台鐵罷工之際,也研發出「類火車」巴士運輸。近日我國自製中藥「清冠一號」大缺貨,傳「類清冠一號」將擴大授權生產,消息傳出後,衛福部中醫藥司今上午急澄清沒有「類清冠一號」。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沒有什麼類清冠,藥物就是藥物,有一定的名稱,不可以混淆視聽」。
目前公費「清冠一號」急缺,黑市價格已經喊到5000元,眾多輕症居家照護者只能自費購買「類清冠一號」,藥價3000元起跳,取得的藥物為水劑,與公費「清冠一號」科學中藥粉劑不同,且藥材係由中醫診所自行調配、煎煮,擔心兩者藥效有所差異。
由於「清冠一號」科學中藥從抓藥到生產,有些需60天,短者也需2周,預計5月中旬後,才能逐漸改善缺貨狀況。據指出,中醫藥司正在研擬中醫診所自行調製「類清冠一號」藥品納入公費補助,將與8家有意合作廠商開會討論。不過此消息今天遭到衛福部否認。
陳時中今於疫情記者會上表示,沒有什麼「類清冠」,藥物就是藥物,有一定的名稱,不可以混淆視聽。
針對近日清冠一號黑市價格高達5000元?陳時中說,黑市就是不當取得管道,呼籲民眾購買藥物不是跟買東西一樣,上市過程要經過政府嚴格把關,才有藥效和安全,千萬不要在黑市賣藥,也會觸犯藥事法相關罰則。
陳時中說,有些自己宣稱療效就是偽藥,罰則很重,主要呼籲一定要從正常管道取得藥物,「藥不是吃好玩的,療效安全很重要」,一定要從正規管道取得。
針對近來缺貨,陳時中說,因為很多人把清冠一號當保健食品,但他不是通過保健食品、而是處方藥,要經過處方取得,否則需要的人拿不到,先吃的人也不見得對身體好,因為不知是否符合適應症。
對於有些民眾自己配藥,陳時中說,不是大家想的這麼簡單,不知成分自己組成以為就有效,「那就不用嚴格管理了」,仍要符合我們的藥物規定。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