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快篩角度很重要!醫師一張圖警告:戳破就進入腦袋

未來防疫政策「以篩代隔」將成趨勢,一般民眾自我進行快篩的機會也大增。小兒科醫師「柚子醫師」陳木榮便在臉書上提醒快篩時,「千萬要注意」棉花棒插入角度,正確應是平行於嘴巴頂部,不向上,若角度錯誤,將有「戳進腦袋」的風險。
柚子醫師也說明快篩正確作法,可以放一面鏡子在面前,頭稍微往後仰。棉支進去鼻孔裡面之後,棉支呈現水平或微斜下狀態,跟口腔頂部平行向內緩緩前進,也可以用耳朵為假想方向,前進到需要的深度(家用快篩進入2公分就好)。
如果是幫別人快篩,也是同樣的角度方向。要注意不要沿著鼻骨向斜上前進,不要用眉心或眼睛為假想方向前進,這個方向是頭顱骨底部,戳破了就進入腦袋。但他也補充,因為棉棒長度不長、材質柔軟,要出現嚴重意外傷害的可能性非常小,也不用過度擔心。
許多網友則分享自己的快篩經驗「感謝柚子醫生,這篇好重要」、「真的角度要對啊!第一次被戳是朝眉心方向前進,痛到要升天」、「小朋友真的用唾液安全,太危險了」、「大人自己戳我覺得還可以處理,小孩要快篩我真是不知道怎麼處理,直接放棄」、「眼睛懂了手不想懂」。
疫情快報
▪【疫情專題】8月18日新增本土22,559例、境外移入260例 確診死亡32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