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愧「世界的大谷」!經典賽奪冠感言提「台灣」 要讓更多國家愛上棒球

國民法官上路仍無法提升司法信賴感?他點出關鍵問題

南台灣乾到不行!曾文水庫面臨水位10%保衛戰

單日確診最高4.5萬?毒理專家估「會破7萬」:繼續大型群聚後果可怕

新冠疫情急遽飆升,本土確診數已突破5千例。示意圖/記者劉學聖攝影
新冠疫情急遽飆升,本土確診數已突破5千例。示意圖/記者劉學聖攝影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4日推估單日最高染疫人數,但毒理學家招名威卻認為未來單日最高會破7萬人確診,呼籲民眾若持續大型群聚恐讓確診上升趨勢再延長。

招名威在臉書說,確診者有99.6%是無症或輕症,相當於1萬人確診就有40人需要醫療照護,但問題是「單日5千例其實還只是初期」,他分析4月起台灣本土確診紀錄:4月1日104例、4月7日380例、4月14日874例、4月21日2969例、4月24日5092例。

招名威指出,上週確診數大幅度增加「並沒有達到指數上升的高峰」,因為數字沒有趨緩,單日破萬最快可能本週就會出現,估計還要再持續上升2至4週才會達到平穩期。

招名威以南韓、香港及新加坡為例,高峰時確診7日平均數為全人口0.322%,則台灣應為2300萬乘以0.00322等於7.4萬,預估未來最大確診數,單日最高時會破7萬人。

招名威強調「共存不是忽視疫情擴散」,如果大多數民眾還是持續在辦大型活動群聚、在戶外一直拔掉口罩、學校持續實體課程、公司不分流上班,可能導致確診數上升趨勢還會再延長,而無法消停。

招名威說,雖然中重症比率低,但不是零,全台灣有近350萬人沒有疫苗保護,包括幼童、老人、慢性病患者,這可能是家人、鄰居或朋友,都是疫情的弱勢族群,請不要因為你的大意,導致周圍有人中重症或死亡,「疫情還在持續中,還要持續很多,大家都要小心」,別掉以輕心」。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 陳時中 招名威

延伸閱讀

衝醫院恐更危險 急診醫學會給「4類人篩檢指引」看圖就懂

周玉蔻染疫6天後...自揭「根本沒有確診」 稱有證據:PCR檢體被汙染

戳鼻子快篩怎麼做才不痛? 醫師親自示範「超容易上手」

整理包/快篩實名制五月上路 價格、廠牌、購買場所一次看

相關新聞

周末兩天恐買不到快篩試劑? 陳時中曝藥局販售方式

全國昨日起實施快篩實名制,將近5千家社區藥局加入販售行列。藥師公會全聯會表示,昨晚接獲訊息,昨天和今天約5千家藥局均有配...

0至9歲兒童持續出現重症個案 羅一鈞:兒童應速打疫苗

國內新冠疫情穩定,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本土確診患者為2萬3813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今年1月1日至7月2...

專家籲口罩分室內外即可 王必勝:很好的方向 再觀察

指揮中心日前雖鬆綁口罩防疫政策,室外仍須戴口罩,但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散步也算運動不必戴口罩,規範模稜兩可民眾無所適...

因出國需求可打第4劑 7月22日開放18歲以上民眾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目前國內疫情趨緩,邊境政策逐漸開放,惟考量國際疫情仍持續嚴峻,經書面諮詢ACIP意見後,自...

明起50歲以上可打第4劑 201萬人符合資格

本土疫情昨天新增二萬六九四三例本土個案、一○二例中重症案例、五十七人死亡,另有二五三例境外移入個案;為降低Omicron...

林智堅逐桌敬酒挨罰…何時鬆綁?王必勝:檢討風險開放

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凌濤昨在臉書貼出一張桃園市長鄭文燦、市長參選人林智堅逐桌敬酒的照片,指控他們違反禁止逐桌禁酒規定。桃市...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