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圖表/家人同事同學確診,誰能居隔0+7或3+4?11大常見疑惑

(更新時間:05/17 15:25/更新: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
近日COVID-19本土確診人數急速攀升,疫情指揮中心持續滾動性調整規則,密切接觸者範圍大調整,如今只匡列同住家人或室友,並從5月17日起改調整「3劑快篩陰性免隔」,居家隔離措施再放寬,適用一般民眾,讓「確診個案同住家人」施打3劑疫苗者,得免進行居家隔離措施,改為進行7天(0+7)自主防疫,國、高中生仍維持7天待在家。面對確診數增加,接觸疑似個案的機會也增加,若身邊出現確診個案,民眾需要如何應對?聯合新聞網整理10大常見疑問,讓您面對疫情也能有跡可循,不再手忙腳亂。
Q1:朋友、同事或身邊有人確診怎麼辦?算密切接觸者嗎?
密切接觸者匡列以同住親友為原則,職場及學校採自主應變,並取消居家隔離者電子圍籬措施。
‧同住親友、住宿學生同寢室室友,會開立居家隔離單,需進行3+4居家隔離,惟有特殊需要者可另外申請。
‧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同事(以九宮格方式認定),改自主應變對象,並以暴露風險高低實施防疫假、停課等措施。
Q2:學校學生確診,同班同學都正常上課了嗎?
以「確診個案」為核心再調整校園實施授課方式進行調整。
國小及幼兒園階段:確診個案如「確診前2日內」曾到校上課,所屬班級之同學與導師,全班暫停實體課程3天,並由學校提供1人1劑快篩試劑。招收國小以下學童之安親班與課後照顧中心則比照辦理,但其學生所需之快篩試劑由學校發放,不重複提供。
國中及高中階段:與確診個案同班同學不須居家隔離,以該確診個案如「確診前2日內」曾到校上課,確診學生所屬班級座位「九宮格」同學,實施3天「防疫假」停止到校,並由學校提供1人1劑快篩試劑。招收國中及高中學生之補習班比照辦理,但其學生所需之快篩試劑由學校發放,不重複提供。
Q3:若是密切接觸者?接下來該怎麼辦?
從5月17日零時起,針對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實施「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隔離」。
若是密切接觸者:請先進行快篩,若是陽性,儘速到在鄰近的社區篩檢站進行PCR採檢。若是快篩陰性且打滿3劑者得免居格,並進行7天自主防疫(0+7),或選擇3+4居隔方案;若未打滿3劑者,則進行3+4天居家隔離。
若非密切接觸者:只需要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疑似症狀且快篩結果為陽性時,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檢測。
Q4:接到通知我是密切接觸者,但尚未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該怎麼辦?
在收到確診者、衛生單位或任職單位防疫長等通知為密切接觸者時,就可以開始執行居家隔離並快篩。快篩陽性進行PCR篩檢,陰性且打滿3劑者得免居格,並進行7天自主防疫;若未打滿3劑者,則進行3+4天居家隔離,以與確診者最後一次接觸起算。
Q5:已經PCR採檢完畢,怎麼查詢檢驗結果?
PCR採檢後,3天內可上健保快易通APP查詢結果。等候期間,請留在家中不要外出,在家中單獨一人一室,盡量和同住者使用不同衛浴設備。若檢驗結果為陽性,地方衛生單位會主動通知您並安排就醫。
Q6:若PCR陽性確診怎麼辦?要選居家照護還是去醫療院所?
.居家照護:年齡69歲(含)以下,且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採居家照護。不符合居家照護健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如本人或法定代理人要求希望採居家照護,經醫療人員評估後,得採取居家照護。
.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年齡70歲(含)以上、年齡65-69歲獨居、懷孕36週(含)以上、出生3-12個月且高燒(>39度)、或無住院需要但不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
.醫院:中/重症、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之確診者,收治住院。
➤延伸閱讀:確診了該怎麼辦?秒懂居家照護資格、準備物品、解隔條件
Q7:我確診了,我需要怎麼通報?需要自行通知曾接觸過的親友同事嗎?
到「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填寫疫調資料(如同住家人等的聯繫資料),並透過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快篩陽性之結果,民眾與醫生若達成共識,將會透過健保卡上傳陽性結果,或由法傳系統通報後,系統就會自動研判成確診。該系統也能自動開立居家照護對象之電子版通知書。
Q8:若PCR陰性,居家隔離要多久?
5月17日零時起調整為「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隔離」,針對確診個案同住家人之政策如下:
1、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居家隔離,但需配合7天自主防疫(0+7)。另外也能選擇3+4居隔方案,但到「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時,請勿勾選「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欄位。期間應遵守自主防疫規範,如需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有症狀時建議在家休息,並以快篩試劑進行快篩。第7天後即可解除自主防疫。
2、未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維持「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隔離期間應留在家中,禁止外出,於隔離期滿後繼續4天自主防疫,另須配合於隔離期間完成匡列時進行快篩,自主防疫期間,如需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有症狀時建議在家休息,並以快篩試劑進行快篩。第7天後即可解除自主防疫。
Q9:居隔3+4期間要檢測幾次?
若未滿3劑則需要「居隔3+4」,匡列後,前3天快篩一次,後4天自主防疫需快篩陰性才能外出,但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換算下來最多3次。
自主防疫期間,快篩陰性者才能外出,外出全程佩戴口罩,可以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也能搭乘大眾交通運輸,但禁止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以及前往人潮擁擠場所與不特定對象接觸,也不可上學。
Q10:居隔會拿到幾份快篩劑?
居家隔離提供成人三劑公費快篩,國小到高中學生則只提供兩劑,學生務必於4天自主防疫期滿且於次日快篩檢測陰性後方可上學。
Q11:居隔期間,快篩陽性怎麼辦?
若是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快篩陽性,5月12日起視為確診,可使用「健康益友」APP或聯繋所轄衛生局安排,透過遠距醫療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且通報,後續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確診個案收治分流原則」。
➤延伸閱讀:疫情期間 這六項藥品你準備好了嗎?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2月20日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