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病毒突變疫苗失效?翁啟惠:新冠廣效疫苗最快1年上市

全球走向與病毒共存之際,卻不斷傳出疫苗失效的消息,新冠肺炎病毒突變快速,讓疫苗效果大減,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翁啟惠15日受邀到母校台南一中演講時,提到團隊研發廣效疫苗的進度,並詳細說明如何利用醣分子研發可對抗病毒突變的疫苗,他表示,從去年9月至今都在洽談民間技轉,當下疫情緊急,也許一年後新的廣效疫苗就有機會上市。
翁啟惠去年獲得有「諾貝爾獎預告」之稱的威爾許化學獎,今年再獲美國化學家協會頒給「化學先驅獎」,學界認為如果新冠肺炎廣效疫苗能順利上市,翁啟惠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台南一中最近慶祝百年校慶,獲得傑出校友的翁啟惠受邀以「精準健康與廣效疫苗的創新」為題發表演講,包括有「冠狀病毒之父」稱號的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及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等人都在場。
翁啟惠在演講中提到與團隊一起研發的廣效疫苗,已研發10多年,過去主要為因應流感病毒不斷突變,希望找到廣效疫苗,不必每年變換疫苗,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後,這項研究馬上套用在新冠的疫苗上。
他指出,所有的病毒表面都有部分覆蓋醣分子,主要目的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難以辨認敵我,而達到感染人類的目標,但為了維持醣分子的覆蓋,有醣分子的部位不容易突變,廣效益苗就是利用醣分子的特性,將病毒的部分醣分子脫去,從而研發出可以對抗突變的廣效疫苗。
他並表示,團隊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中,有12段胜肰不易突變,其中10段被醣分子覆蓋,研發出的廣效疫苗應用在動物試驗上,已知去醣化的棘突蛋白可引發既強又廣的B細胞與T細胞反應,效果相當不錯。
他表示,這是一場接力賽,學界研究出來後,將技轉給業界,做進一步的人體試驗,期待很快能完成技轉。
他在演講中也提到利用醣分子的特性,在對抗癌症上的研究進展,指團隊利用醣探針,讓癌細胞吞食之後,找出癌細胞上有15種特殊的醣分子,目前已與多國合作進行癌細胞抑制劑的人體試驗,很快就會有結果。
▪【疫情專題】1月29日新增本土27,105例、境外移入245例 確診死亡22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