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提高完整接種覆蓋率 按年齡高低施打

公衛學者詹長權今天表示,要管控Delta變異株的傳染風險,應提升第2劑覆蓋率,並依年齡大小依序接種,BNT疫苗可支援以較短的兩劑注射間距完成年長者和青少年接種。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在臉書發文指出,在台灣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進貨青黃不接時,由於永齡基金會、台積電、慈濟基金會捐贈給國家1500萬劑BNT疫苗,因此在面臨Delta變異株(最早在印度發現)威脅時,多了一個有用的防疫武器來對抗病毒侵襲。
在BNT疫苗施打策略上,詹長權提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聲稱年底前可能有800萬到900萬劑BNT疫苗以逐週穩定數量的方式送到台灣,一旦如此,就可把BNT疫苗作為9月到12月間台灣疫苗接種的主力疫苗來規劃全民施打。
詹長權建議,未來這4個月的接種目標應該設定在極大化COVID-19高風險族群完整接種覆蓋率上,充分利用BNT可單一品牌使用、可和AZ混打、可對青少年施打的3大特性來發揮接種的最大效益。
要想有效管控Delta變異株的傳染風險,詹長權認為,需加快提升第2劑疫苗的覆蓋率,未來幾個月應針對已接種過第1劑疫苗的人優先接種第2劑,並依年齡由大而小依序接種;BNT疫苗可支援AZ第1劑者接種第2劑,以較短的第1、2劑注射間距,完成年長者和青少年接種,助國家提升兩劑疫苗完整接種的覆蓋率。
詹長權提到,要讓BNT疫苗在國家接種計畫中發揮截長補短的救援效益,並提升疫苗接種有效覆蓋率,可考慮將原本預計9月下旬進行的國高中接種BNT疫苗計畫延到11至12月,這樣就有充裕時間和空間擴大接種感染COVID-19後高住院和死亡風險的老年人和成年人。
詹長權指出,英國採取隨年齡高低逐步往下開打的接種計畫,現在第1劑疫苗覆蓋率約73%、完成兩劑約66%,而解封後疫情未惡化的部分原因,來自於成功且有效的接種政策;台灣的疫苗接種計畫如能發揮最大防疫效益,有機會儘早解封邊境與世界重新聯結,邁向公衛和經濟兼顧。
▪【疫情專題】8月16日新增本土22,902例、境外移入270例 確診死亡16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