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BNT談判明年為台灣保留3000萬劑 郭台銘:獲不錯回應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赴歐洲「催貨」成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本周證實月底將到貨一批BNT疫苗。郭台銘今晚在臉書表示,隔離期間看到BNT疫苗3小時內預約近200萬人,18至29歲年輕人及大學生成疫苗孤兒等新聞。他已向BNT公司表達優先處理我方今年採購疫苗提前到貨,以及明年為台灣保留3000萬劑的額度,目前獲得不錯的回應,盼政府能「有備無患」勝於「量出為入」,讓疫苗供應不斷鏈。
郭台銘表示,因應時機,他已向BNT試探詢各國明年疫苗供應的期程及數量等問題,希望如果台灣有考慮繼續採購的情形下,能優先處理我方今年採購剩餘數量提早到貨,以及明年疫苗是否能為台灣保留3000萬劑的額度,目前獲得很不錯的回應。
郭台銘表示,隔離期間看到BNT預約3小時內近200萬人、三峽家庭群聚感染10人、機師打了二劑AZ仍遭突破感染、18到29歲年輕人及大學生成疫苗孤兒,讓他覺得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很高興在大家的合作下搶到這批疫苗,希望9月初能分兩批到達。對他來說,有沒有「復必泰」的字樣都不重要。
郭台銘進一步表示,他希望至少到11月都能以每周大約7、80萬劑抵台,期望能讓台灣各年齡層都有機會施打,以「想打的人陸續打得到,疫苗供應週週不斷鏈」為目標,盡力達成群體免疫,BNT到貨過程也許會受品質檢驗流程、歐盟出口審批、運輸排程等影響,但他一定盡全力達成目標。
郭台銘指出,今年已被承諾到貨數量大約是800到900萬劑,因此還要加把勁來協商後續的數量可否順利完成,若能夠增加,當然維持每周到貨的數量希望再提升。
針對國內未來的疫苗政策,郭台銘建議,為對抗變異種病毒,已有多個國家表明規劃接種第三劑,再加上疫情朝向流感化發展,還要加上考慮各個疫苗廠供貨穩定度,如今疫苗採購策略應以「有備無患」來思考。
郭台銘表示,面對全球性的需求,供需落差的預期心理會造成不理性的囤貨,在疫情為之狀況下,各國仍不會放鬆買疫苗的行動,所以不存在買太多或買太早的想法,「有備無患」勝於「量出為入」,更要深入分析影響各疫苗廠供貨穩定度的原因,才能做出判斷而不只依賴對方的承諾。
他說,國際間至少都要在6到8個月前提出採購意願,不僅有助加速前面的供貨期程與速度,也能進一步協商確保供應不斷鏈,可預期的到貨期程有助於計劃性施打,減少民怨。
郭台銘最後說,在這場全球搶疫苗的大戰中,他不過只是一個為了台灣站在最前缐的老兵,心中並沒有個人利害與榮辱,所做所為只為希望有足夠的疫苗盡快來到台灣,讓大家能夠免於疫情的恐懼,「余願足矣,天佑台灣」。
▪【疫情專題】5月28日新增本土80,835例、境外移入46例 確診死亡127例
▪【整理包】一樣居家差很多 一圖秒懂居家照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
▪【QA問答】確診了怎麼辦?秒懂通報流程、居家照護資格、解隔條件
▪【QA問答】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直接居隔3+4嗎? 10大常見疑惑
▪【QA問答】居隔改3+4「防疫補償金」縮水成3000元!申請方法總整理
▪【整理包】超實用快存!快篩購買地圖曝光 地點、庫存秒看懂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