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在野表態支持 保礁突破同溫層

桃園藻礁保育是攸關生態與能源發展能否兼顧的重要環境議題,桃園國民黨立委萬美玲觀察,由環保人士潘忠政發起的保礁行動,在桃園至少已有六、七年之久,「燒了很久、但一直沒有燒大」。公投案啟動後,更因環境議題門檻高,民眾不熟悉,熱度遠不如反萊豬公投,這段期間僅在環保、公民團體及學界社群間有較多討論,但始終未能突破同溫層。
不過,近來藝人曾寶儀、工人作家林立青、反萊豬醫師蘇偉碩及律師呂秋遠等知名人士,紛在社群媒體響應藻礁公投連署,國民黨、民眾黨及時代力量等跟進力挺,加上開學後大學校園擺攤展開連署,保礁議題轉熱,終於讓這次議題浮上檯面。
工人作家林立青表示,「在還沒有來得及重視以前,藻礁就要消失了,如同曾有的台灣雲豹一樣」,他拜託身邊的人這幾天幫忙連署,「至少有連署過,(讓藻礁)死在自己的無力之中。」
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成員陳憲政說,去年十二月啟動第二階段公投連署,毫無資源也沒有政黨幫忙,僅靠網路宣傳跟志工在街頭擺攤,但一開始即使「說破嘴」也沒有多少人願意連署,直到前陣子募資平台協助製作懶人包、文宣,讓許多人方便在網路轉貼分享,議題才逐漸發酵。
隨後在國民黨智庫本周公開力挺之下,藻礁連署更衝上熱門話題,但也因此染上政治色彩而失焦。
陳憲政強調,環團沒有主動請求任何政黨,但也不會拒絕各方奧援,「只想把藻礁留下來」,現在議題有些失焦是因為網軍攻擊,即使有不理性言語,環團也不會退縮。
潘忠政強調,自己從頭到尾反核、不可能支持核四重啟。但外界認為藻礁議題引發「環境保育」與「能源政策」的矛盾,擁護不同議題的環團遭分化,陳憲政解釋,環團都一致認同藻礁保育,根本沒有不合,下周預計會有環團聯合記者會,共同站出來連署守護藻礁,破解外界流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