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高速路」西濱快僅1支濃霧偵測器

公路總局表示,已洽中央氣象局,協助在其他路段加設濃霧偵測器,雲嘉交界的事故路段會先增設一支。至於濃霧偵測器設置的密度、數量及偵測預警資訊如何提供、發布,還要研議。因應空汙愈來愈嚴重,高架道路能見度及霾霧盤點評估,也會一併納入。
公總交管組長薛讚添表示,西濱快僅在苗栗設一支煙霧偵測器,未來會增設,已與氣象局聯繫,希望借重專業建議合宜的地點。不過,公總局長許鉦漳說,濃霧偵測器警示範圍有限,不可能閃光燈一閃可遠達幾十公里,要針對較常發生的路段建置,且要搭配資訊可變標誌(CMS)等警示設備,才能提升整體安全度。
他說,濃霧發生可能只在一個點或一個路段,若設備要涵蓋到所有濃霧地區將是很大投資,近年與氣象局合作「一起把缺的設備補起來」,由氣象局提供風雨霧等資料,公總再以閃光燈、CMS警示用路人,目前已發包交控系統規畫,但還要「找錢」建置,會盡量用最快速度完成。
公總水上工務段段長何明然表示,相關單位調閱車禍前後路段畫面,發現確實有霧「但流動很快」,因為當地風大,霧也會消散較快,確切原因還需要警方調查。西濱快共有八十四個CMS,行控中心發現濃霧或氣象局發布特報就會以CMS提醒,昨天沒有相關通知,警方也討論可能當地位處出海口易起霧,若是這種狀況會考慮增設煙霧偵測器。
除了西濱濃霧偵測不力,用路人對國道濃霧預警也迭有抱怨,往往行車陷入濃霧之中,才從沿路的電子看板得知資訊。高公局去年跟中央氣象局合作,從國一到國五等九個國道路段,陸續建置風雨霧氣候偵測站七十九處,在強風、豪雨及濃霧發生時,以國道的交通資訊顯示板CMS示警;示警標準是風速達每秒十四公尺、能見度三百公尺以下,以後離國道近的快速道路,因同在一個微氣候區域,可以共享資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