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桃園防疫五千人居家隔離是大砲打小鳥?

桃園醫院新冠肺炎群聚感染的擴大趨勢,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很緊張,昨天宣佈對五千位已出院、陪病者、同住者實施高強度居家隔離;命令一發出,桃園市府雖然表達全力配合,但增加的業務負荷確實人仰馬翻;執行五千居家隔離者的禁足令,光是電話關懷、送餐…,就讓人頭皮發麻。
台灣首見的高強度、大量居家隔離者,起因是最新兩位桃醫確診者出院九天後才確診,這九天打球、餐敘,接觸過多少人?兩位確診者很難講得清楚。指揮中心的術語是「感染源不明」,這情節當然該做疫調,查清這段期間確診者的生活足跡;但指揮中心說「不能等感染源查清楚」才應對,問題是這樣張大網的超前部署,作用可能是拿大砲打小鳥?最糟的是大砲打小鳥也得先看到鳥,桃園的巨量居家隔離,可是從沒見過鳥蹤。
疫調當然重要,除了盡量透明,更重要是精確、精準;指揮中心最近公佈一起疫調,竟然指確診者足跡到豆漿店花三小時喝豆漿,這樣的疫調讓大家搖頭,喝豆漿怎麼可能花三小時?指揮中心的解釋「寬列,是為提醒國人警覺」,不解釋還好,一解釋等於說之前不透明的疫調問題更多。
桃園初傳新冠可能爆發群聚感染時,國軍及周圍五縣市傳發出「避桃令」,在綠營巨頭聯手曉以大義,綠委再操作成藍綠對抗,避桃令風波算是降溫,但民眾有避桃的心理並不意外;綠營大頭「台灣是一體的」的道德勸說顯得蒼白無力,缺少防疫、公共衛生常識。
對照新冠疫情一年來的發展,世衛組織(WHO)在去年二、三月疫情迅速升溫時,卯足勁苦勸各國不要封閉、不要隔離,指流行疫病是全球性戰爭,必需全球通力合作,才能壓制病毒擴散,具體作為是醫療器材、資源支援、醫學知識互通,資訊傳遞更是重要;隔離策略非但沒用,反造成防疫網破口。
「台灣是一體的」綠營大官的道德勸說其實等於沒說。試想,桃園若真爆發群聚感染,加護病房空床缺乏,周圍縣市當然要支援,這時的避桃令超出民眾道德認知,只會引起反感。綠營大官請以具體例證支持公衛防疫論述,讓民眾即使怕染疫,也會有理性、前瞻應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