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各科解答出爐! 大考中心27日前開放民眾提疑義

大考中心今晚7點完整公告110學年大學學測各科參考答案,並開放民眾對試題與答案提出意見,27日前下載並填妥官方網站上的意見表,以限時掛號郵寄到大考中心,逾期不受理。參考答案網址如下:https://www.ceec.edu.tw/xmdoc/cont?xsmsid=0I363338985390931117&sid=0L013616191761923000
學測兩日的教師解題團隊對今年諸多試題提出疑義,原因包括超出課綱範圍、無法以題幹提供資訊判斷答案等。學測五科中,自然科遭質疑的題目最多。
全國教師會整理今年有疑義的試題,都集中在自然科,包括生物三題、物理兩題,以及化學和地球科學各一題。
有試題題幹資訊不足以判讀答案,第41題要考生從圖表判讀人口成長與地球資源消耗的關係,當中的E選項描述「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使用新的耕種機具,讓糧食資源增加,是人口快速成長的因素之一」,不過該題題幹完全沒提及工業革命,考生無法判斷答案。
第32題考物理的螺線管,教師質疑,題幹中的「管內磁場」,若包含管外磁鐵棒的磁場,則無法判斷管內總磁場是增強、變弱或不變,此題答案有爭議。
另有題目用詞不夠精準,全國教師會舉例,自然科第46題考生物的生物量塔,但選項問的都是與能量塔有關的概念。
有的題目不符合生活實況,全教會指出,自然科第48題考乾電池的半反應,選項E談到乾電池的回收,二氧化錳與炭碳粉加熱會有爆炸的疑慮,以此法來回收廢電池中的二氧化錳,會有疑慮。
自然科還有題目被教師認為超出課綱範圍,全教會表示,第42題考出與遺傳有關的疾病,選項E的敘述為「有絲分裂中同源染色體聯會提供分離率的細胞學證據」,但是基礎生物沒有出現聯會的專有名詞。
另外,第18題討論科學家探討地球歷史的方法,選項E提到專有名詞「均變說」,指過去發生地質作用的原理和現在進行地質作用的原理相同,也超出課綱範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