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國寫/冰箱「冰什麼」決定分數 教師估鑑別度增

「冰什麼,分數高下立判。」今年學測國文寫作測驗考「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台北市國文教師解題團隊表示,此題比前兩年題目更貼近生活,「考生或許沒有溫暖的心、靜夜情懷,但一定開過冰箱」,這是人人都看懂的淺白題目,不過易寫難工,光是冰箱「冰什麼」就分出成績高低。
近兩年學測考溫暖的心、靜夜情懷,教師表示「太空靈」,今年的題目「冰箱」貼近生活,又能看出考生對事情的感受與體悟,「有人寫自己要冰便利商店的食物,有人描述疫情讓台灣像冰箱,人進不來也出不去」,光從主題就能分高下。
他們也說,寫作測驗占國文學測成績的五成,過去兩年出現頂標、前標都是13級分「難再上去」的現象,恐因較少考生在國文寫作脫穎而出,最後鑑別度不足。今年的寫作測驗有望讓全國成績擺脫13級分魔咒,分出高、低分群。
至於該怎麼寫才能拿高分?中山女高國文教師李明慈表示,「冰箱」一題的題幹提到,若擁有新冰箱「你會有怎樣的想像?」、「期待什麼樣的美好生活?」,考生設定的主題,要緊扣著這件事來延伸。舉例來說,導演李安曾失業六年在家,他開始為家人製作美食,如冷凍水餃,李安的冰箱故事,也道出食物是他給家人的溫暖情意。
李明慈也說,此題題幹引用兩篇散文,柯裕棻的「冰箱」屬演繹法,一開頭就寫結論「我們的感情是冰箱」;作家黃麗群的「如果在冬天,一座新冰箱」則用歸納法,先寫生活經驗,最後才說結論「冰箱富有召喚家庭生活最好願景的潛力」,引導不同的寫作方式。
成功高中國文教師李仁展表示,這題有發揮空間,不過題幹規定「文長不限」,他認為不宜寫太短,至少要有23行、500字以上。寫作時間有限,短時間要寫長文,仰賴平時的練習。考場下筆時切記不要過度敘事,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感悟,才能拓深文章的深度。
今年寫作測驗另一大題探討刪除記憶議題,題幹引述美國電影「王牌冤家」和台灣導演陳玉勳的電影「健忘村」,要考生分析兩部電影中有關刪除記憶的情節差異。題幹接著描述,假設有一台機器可以提供所有想要的幸福經驗,甚至可以修改,設定使用者想要的「幸福人生」,面對這樣的機器,人類該如何抉擇?
對此,建國中學國文教師周杏芬強調「立場先行」,破題就要先表達自己的立場,說明自己支持或反對擁有這樣的機器?中正高中國文教師張青松建議,支持者可強調它能提供給心理創傷或藥物成癮者;若反對,理由可能是「忘掉悲傷不等於幸福」。無論立場為何,只要言之成理、文從字順,通常能拿到不錯的分數。
▌延伸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